因為民國山東官府的河防機構,以劉莊堤段屬直隸省大名道地界,難于統籌;而且淫雨已久,秸料霉爛,遍地積水,無法出土,因此坐視不管。正在這十萬火急之際,附近專以劫富恤貧的義匪鄄城劉莊的劉長久,菏澤油樓的油清海二人,奮然而起,率領部下把大名道道尹兼河務局長張暢慶等人圍困在道署里,為民請命,并且他們的手下張黑五還鳴槍示警,脅迫張暢慶必須護堤搶險。張暢慶無奈被迫許諾籌款搶險,可是很快他又以物料難籌、河工難募等理由推諉不再過問。
劉、油二人見官府靠不住,而汛情又不等人,他們慨然挑頭此事,決心靠自己的力量來組織搶險筑堤。他們會同鄉約地保,組織民眾,不限地界,砍伐堤柳,責令富戶出車趕運。又規定沿河所植高粱,都要把穗頭收下,留秸稈備用,而且逐一登記,講明事畢后一律作價償還。又號召民眾運土送料、覆堤造壩,全部記工付酬。
這樣一來,當地民眾紛紛響應,一時,十里長堤,人聚如蟻,茶棚飯肆,迤邐相接,出現了罕見的民眾自發在土匪領導下搶險護堤大行動。劉、油二人,更是晝夜輪班,帶人持槍巡視督工,他們儼然成了治河的總負責人。經過三個多月的艱苦勞作,堤壩得到加固,大堤保住了,數十萬生靈因此免遭葬身魚腹。沿河百姓,無不歡呼雀躍,都稱劉、油的部下為"義民隊"。
然而,劉、油二人的義舉卻沒能感動官府。河工一結束,張暢慶立即從大名道調來騎兵,勾結東明的地主武裝"桿子會"圍剿鎮壓劉、油所部。不久,那個鳴槍警告張暢慶的張黑五被捕,遭到了破腹抽腸的酷刑,油清海受重創差點死去,幸好劉長久率殘部逃走了,這才幸免于難。
災難面前,土匪也能夠以大局為重,主動組織搶險救援,實在難能可貴!然而,他們最終卻不能為當局所容,實在是那個時代的悲劇,令人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