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兩位小朋友的薄弱科目和我的專業,與家長溝通過后,我們的課程設置為以英語聽力訓練為主的一次小型培訓。怎么樣帶給小朋友們真實的有幫助的內容是重點。選擇了七個主題的聽力材料,對聽力材料進行分析,通過聽力材料來引出語法、拓展的閱讀和互動的內容。
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小朋友們的配合,在語法環節設置了互動的游戲,兩位小朋友在用英語回答的時候,盡管不完美,但也大聲說出來。這一點非常動人,回想自己,老師已經說了,答錯沒關系,可我還是絕對不會主動回答問題。站在這一點思考,期許的是小朋友們真正的參與。同時,運動部分也設置了英語話題,雖然小朋友們還不能完美的用英語表達,但是,小朋友們用中文表達,我再根據他們的話提示他們如何用英文表述,盡量將單詞的使用從被動的讀和聽,轉向主動,最后我們聽力中關于數字的表達,讓小朋友們模擬一個為了排練兒童節節目留下來,一位同學去賣煎餅的情景。我們之后又一起去看了英語國家的點餐視頻,也算是簡單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慢慢的也跟兩位小朋友們熟悉起來,徐浩森同學在一開始就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我們首先從閱讀計劃開始,我為大家挑選了羅爾德達爾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廠》。雖然預設大家有可能讀過,準備了英文版簡單的選段,但是還是被浩森同學流暢的對于情節的概括感到驚訝。后來食物主題的時候講到鱈魚的分布的時候,我們一起看世界地圖的時候,我在提到大陸漂移假說的時候,他也能很快反應補充,真的令人眼前一亮。王文莉同學非常配合,我能清晰的看到她的成長,在一起了解英語時間的表述的時候,她不太熟悉to和past兩類的區別,但是我們反復通過時鐘和時間轉盤的小游戲的訓練,她漸漸就掌握的很嫻熟。在聽力訓練的時候,會給大家先放一遍,試著聽一下有什么信息,她也會盡可能的給到多的信息。這種逐漸熟悉,逐漸成長的態度非常讓人羨慕。上課的時候,由于她用的是小程序版本的,我沒有了解到,她也不會含混課堂的內容,在微信上提醒發在聊天框內發的內容。
我們一起創造了很多回憶,了解彼此的很多生活碎片。比如在閱讀關于沙灘的閱讀時,了解到從臨沂去看海經常去的城市,在看喂養動物的短文時,聽他們講起自己的寵物。也讓小朋友們自己搜集資料,交換西安和臨沂兩地的紅色旅游景點,第一次了解到臨沂深厚的紅色基因。
回想起第二節課結束的時候,家長在微信群里說,謝謝大姐姐老師的細心講解。其實應該感謝家長和小朋友的耐心配合,好的課堂大家一起共同打造的,小朋友們在這之后,也更加堅持好的態度。因為,聽力、閱讀等材料需要小朋友們勾畫,提前發給大家的材料,大家無論是打印還是用其他設備查看,都會提前準備。也是因為整個平臺的企劃讓大家相遇,整體的規劃為我和家長小朋友的溝通提供了很好的幫助。課程、閱讀、運動的主題也為我們共同相處提供了很好的參照。
還記得當時遞交報名表的下雨天,報名表不可避免地沾上了水,看著紙張鼓起的水泡,我想,這一次,要有一個好的開始。我深刻的體會到,這是彼此共同的成長。我希望能夠給小朋友們提供有用有效的幫助,不會讓時間虛度。我體驗著第一次說話說的口干舌燥,體驗著因為小朋友們日漸進步,所需材料增加時的驚詫。這給了我治愈的體驗,我喜歡體驗那一份微不足道的創造和信任。這也給了我增強行動力的經驗,我總是苦于自己的拖延和各種借口,但是我在完成和小朋友的課堂時卻不是這樣,或許是責任,但也能為我之后的改進增加經驗。
一切都是彼此交織、促進。面試時在干燥悶熱的環境下終于盼來的大雨;拿到名單時,和家長第一次電話介紹的忐忑;下課迅速一杯水,感受那種水的清涼。這些都提示著這次活動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