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活動目的地是裕安區獨山鎮,獨山鎮其名源自境內的獨山,地形大多為山地,更有“七山一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說。在活動前,我們已通過網絡搜尋獨山鎮的相關信息,從而對獨山鎮進行理論上的了解。獨山革命舊址群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罕見、安徽唯一完整保存著蘇維埃時期集黨、政、軍、文化、教育、司法、經濟于一體的縣級機構舊址,是研究中共黨史、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1929年11月8日在獨山爆發的“獨 山暴動”,打響了六霍起義第一槍,組建了安徽第一支紅軍游擊縱隊,建立了皖西第一個工農民主政權,留下了董必武、鄧小平、李先念、劉伯承、徐向前、洪學智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足跡,誕生了16位開國將軍,享有“一鎮十六將,獨秀大別山”之美譽,是“中國第一將軍鎮”。
遙遙望見一座白色的塔,塔中間似乎有所分開。待走近才發現,原來這便是六霍起義紀念塔。站在近百階梯下,仰望那座純白色的塔。似有一種模糊的情緒染上心頭,這種情緒似有似無卻又不斷擾亂思緒。登上百級階梯,紀念塔完完整整的出現在眼前。黑色花崗巖的碑體上,剛毅、遒勁有力“六霍起義紀念塔”的字體據說是鄧小平同志的親筆題詞。塔的主體是兩把鋒利的利劍氣勢洶涌,直指蒼穹、銳不可當。兩塊浮雕墻以四面變形的旗幟為背景,生動構畫出當年獨山暴動的戰斗場面。直到看到塔下的入黨誓詞中“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這不正是犧牲一切,奉獻一切,連同自己的生命。天上的云朵緩慢移動,而那座塔就這樣屹立在此,經歷近百年的風雨。
沿途經過獨山暴動指揮部舊址,仍然是灰色墻體,門框上方白色的墻體上六安縣立第四高等小學的紅色字樣,如火焰般耀眼。而這火焰燃自于獨山人民心中,這把烈火在一夜之間,“燃盡”獨山鎮的每一片土地,革命思想從這里傳遞到獨山的家家戶戶,革命的火苗點燃獨山人民的保家衛國豪情。
其中映像最深刻的是六霍起義紀念館,館內分為三個部分《暗夜曙光》、《六霍烈焰》和《赤土風云》。展現了六霍起義的起始,經過與結果。展現了無數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體現了老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團結戰斗、不怕犧牲、追求光明的崇高革命精神。館內陳列了無數仁人志士的照片與名字,皆有所注釋。
縱觀中國百年革命歷史,社會主義江山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堅定共產主文理想信念,是無數革命先烈忠誠于黨的事業,是無數革命先烈不怕流血,勇于奪取勝利。我們要像革命先輩那樣,忠誠于黨,把這堅定的理想和信念落實到我們的行動中,腳踏實地地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確保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打下的社會主義江山千秋萬代永不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