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開始之前,我們召開了動員會議,明確調研主題、分工與具體的調研事項。對于供應鏈金融,起初我是完全不了解的,通過網上查詢資料與隊員之間的探討,加深了我對供應鏈金融的認知,也認識到此次社會實踐的意義。
正如我們所知,資金是保障企業正常運營的“血液”,小微企業長期以來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由于財務制度的不健全和信用資質較低導致小微企業融資渠道過少。供應鏈金融的實質是依托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對鏈條上某些環節乃至全鏈條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務,在幫助上下游的中小企業盤活流動資產的同時,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促進鏈條上下暢通,進而改善整個生態圈。所以,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打造供應鏈金融生態圈,賦能實體產業高質量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這次實踐,我們走訪了小微企業和金融機構,深入了解目前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狀況和仍然存在的問題。經過和小微企業負責人交談,我們得知,目前小微企業對于供應鏈金融了解較少,受益程度也較小。通過我們的介紹后,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企業面臨著融資難題,很愿意通過供應鏈金融融入資金,加快企業的發展。走訪金融機構后了解到,目前金融機構正在創新發展模式,推動供應鏈金融的推廣和普及,為更多的小微企業發展助力。與此同時,我們在線上線下進行了問卷調查,我主要負責問卷數據的分析工作。通過將回收的問卷加以整理和建模分析,發現有諸多因素影響著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可以按照主體的角度分為四個方面:金融機構、小微企業、核心企業、外部環境,其中金融機構的創新能力和風控能力、小微企業數字化程度、核心企業的參與意愿與政策制度這五個因素對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影響較大。根據調研結果,我們為各方主體提出了科學合理的建議,以期為供應鏈金融的發展貢獻力量。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通過此次調研,我們深入探尋供應鏈金融這一新模式,在調研過程中,增長了見識,鍛煉了溝通能力,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并用我們的行動為小微企業的更好發展提出科學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