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成即毀原賞試,雖敗猶榮應贊揚。崗上紅花開滿地,卅年前事永難忘。
2022年7月8日下午,我們廣東海洋大學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穗粵靜好隊,邁著嚴肅的步伐,踏入廣州起義紀念館,參與這場激動人心的廣州起義沉浸式體驗話劇——“1927永遠的紅色”。該話劇將廣州起義的史實與后代情感體悟融合升華,以國家一級文物紅布帶為線索串聯講述整個廣州起義的歷史,以革命文物帶動劇情發展,歌頌了張太雷、梁桂華、陸更夫、楊馨坤等先烈的英雄壯舉和革命情懷,揭示了紅布帶所蘊含的深刻的革命理想和信仰內涵。歌頌起義軍民無比英勇的戰斗精神,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
“同志們,我們今天將在這里建立中國第一個城市蘇維埃政權,我宣布,廣州蘇維埃政府正式成立了!”我們跟隨著張太雷以及各位革命同志,吶喊出最響亮的口號。這時,我的心中也受到深深的感觸,緊握著拳頭,感受到只有吶喊,只有沖鋒,只有燃起心中的革命烈火,才能在槍桿子里出政權,為中國共產黨開辟一場偉大革命戰斗爭的道路。
“同志們,快,帶上你們的紅布帶!這是我們起義的象征,這是我們革命的精神!”。我鄭重地接過紅布帶并且戴上,仿佛我就是起義軍的一員。我緊握著紅布帶,深深地注視著它,那一刻,我緊握的不僅僅是手中的紅布帶,更是當年革命黨人根植于心的紅色信念,我仿佛置身于起義部隊浴血奮戰的地方,它就像一條穿越時空的紅色紐帶,將革命的風云和今天的歲月靜好連接在一起,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因此,這條紅布帶,是廣州起義最鮮明的標志,是起義戰士的識別帶,也是廣州蘇維埃政權的象征,更是革命之火淬煉而出的時代印記!
“我是共產黨人梁桂華,學武術,是推翻不了吃人的社會,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共產黨人梁桂華被國民黨反動派緩緩押出來,但他的眼神里,透露著的卻是堅定的意志與無畏的精神。梁桂華作為一名共產黨人,作為一名起義烈士,他一心向黨,向著新中國的未來,參加過廣州農民習講所的學習,參加過工人運動大罷工、參加過偉大的廣州起義,為老百姓翻身,他期望老百姓能夠在自己的國家當家作主,不再受人欺負,創造出老有所養,子有所教的新中國。
“急什么,我梁桂華這條命,你們拿去便是,這輩子,值了。”冰冷的槍頭,仍然熄滅不了梁桂華熾熱的革命之心,“中國共產黨萬歲!”。這就是偉大的大無畏精神,我深深地佩服到當年的普通百姓和起義者們,他們面對著槍林彈雨,仍然抄的鐮刀,拿著鋤頭,拋頭顱,灑熱血,無畏地向前沖去,向著勝利的曙光沖去,向著光榮的革命沖去。穿越歷史時空,革命先烈為革命事業奮斗不息、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回顧歷史,正是靠著偉大的革命精神,我們才戰勝了一個又一個難以想象的困難,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仍然需要始終保持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
雖然廣州起義失敗了,五千七百多名革命戰士和起義群眾的鮮血染紅了這片土地,但是在遼闊中國大地上掀起的聲勢浩大的革命風暴,是共產黨人對國民黨反動屠殺政策的一次英勇反擊,是一場震驚中外、足以載入史冊的偉大起義,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派的反動氣焰,極大地鼓舞了廣大工農群眾的革命斗志,參加起義的許多領導人和保留下來的武裝力量繼續為中國革命事業而頑強斗爭,成為人民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不熄的革命火種。讓廣州起義的革命精神、紅色基因代代傳承,激勵我們新一代的青年們在新時代的浪潮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