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感悟
盛夏八月,我同一群志同道合的隊友相聚在開平,書寫與一群可愛孩子的青春故事。
初到開平是微雨,給酷暑的大地降溫,也給我十分燥熱的心降降溫。淺淺領略了開平的特色美食,我們就馬不停蹄的來到三埠街道黨群服務中心開始排練明天早上的開營儀式。一次次精益求精,每個地方的人員配置,每個時間段的安排都細致入微;氐骄频昃鸵呀浭峭砩鲜c多了,長途的奔波和排練的疲憊都沒有戰勝對明天未知的忐忑與憧憬,我失眠了,輾轉多時才在凌晨睡去。
光透過酒店窗簾,撒進了房間。我也在鈴聲的催促中醒來,縱使睡眠時間不足,我依舊是精力十足的樣子。酒店離上課的地方很近,過個橋就到了。那天天氣很好,太陽從東方升起,照著水面波光粼粼的,很好看?赡苁勤s集的日子,這一天路上,橋上都有叫賣的人,很是熱鬧。我們來的算是很早了,但有幾個孩子來的比我們還早,他們都在好奇的打量著周圍的人和物。我的工作是給每個小朋友測體溫,提醒他們戴好口罩。他們會靦腆地將小小的手遞到我的面前,眼睛里滿是好奇,小聲的詢問我,“老師,我的位置在哪?”。開營儀式很成功,他們很配合,安安靜靜的坐著。領導走后,我們開始了破冰活動,有些小孩開始熱絡了起來,大聲問道“老師這哪有冰給我們破。”小孩子總是這么有趣。通過幾個小游戲,孩子們也放開了,沒了剛開始的拘謹。同時問題也接踵而來,小孩子總是活力滿滿,開始坐不住了,站著的,趴著的,有的甚至開始離開座位。想要控制住他們是有點困難的,是需要些辦法的。作為一個沒有經驗的我來說,這是不容易的。但這些天下來我也悟到了,站在那些擾亂課堂紀律的孩子旁邊,不講話給他壓力,他就會馬上安靜下來。
盛夏正午的陽光從密密層層的枝葉間透射下來,地上印滿銅錢般大小的光斑。中午我們走過橋回到酒店。我是下午班的班主任,所以在邊走邊想下午該怎樣自我介紹,讓他們一下子就記住。下午班的孩子很文靜,有個孩子在自我介紹的時候就一直在手搓話筒,不敢開口。一切都如上午一般,但是下午班的有個孩子在背誦時熟練背出赤壁懷古的時候,把我們所有人都驚了。我們驚訝現在的小孩真是博學,害怕我們的課程對于他們來說,過于低幼,或者害怕有些課程對于他們來說又過于困難。
“為黨育人薪火傳”是我們的主題,每天的第一節課,是我們支教組精心準備的黨史課。早在來開平之前我們就經歷了試講,初改,完成錄制等一系列措施保證課堂的質量。因為疫情等原因無法完成線下授課的老師就通過錄課和線下安排助教互動結合的方式完成課堂。第一節課就是我與隊友合作抗美援朝的介紹。我原以為小孩子是不懂這些的,因為我同他們一樣大的時候,對于這些是知之甚少的,因為這不是課本上的知識。但是看到他們能在開始之前就能回答出時間、起因等等的問題,我是著實震驚的。當他們一起朗誦宋阿毛烈士的短詩“我愛我的祖國……”聽到他們青澀的聲音,看著他們稚嫩的臉龐和明亮的眼睛,我真切的眼含熱淚,這一刻我似乎更能體會到黨史教育,愛國教育的意義。正如“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
夏日的天空變幻莫測,時而多云,時而云層低矮,仿佛是催人行動的命令;時而陽光直射。過了幾天的好天氣,雨馬不停蹄的來了。風追著雨,雨趕著風,風和雨聯合起來追趕著天上的烏云,整個天地都處在雨水之中。來的早的我,經常能看到小小的他們撐著大大的傘,邊揮手告別家長,邊高興的和我打著招呼。他們的笑容和童音具有魔力,讓我也不自覺掛著笑容。我總算是要上完全由自己準備的黨史課了,他們很期待。沒有之間擔心的種種,課堂的全程,我看著他們,他們也將視線聚焦于我或者屏幕的課件。我講的是農民運動大王彭湃和他兒子——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彭士祿的故事。他們感受到紅色的精神在延續,讓他們對黨成立初期的艱苦運動,以及建國初期的困難有著進一步的了解。他們不滿足于課堂的內容,下課后還來問問題,這讓我感受到了他們對了解革命歲月的熱情。小孩子總是有問不完的問題,因為他們對一切充滿了好奇。當然,有的小孩子是調皮的,這讓我們不得不安排更多的助教,維持課堂秩序。小孩子動手能力很強,也樂于創作,手工課,繪畫課他們很積極,樂此不疲,下課后也在繼續完成作品。
十天真的很短,轉眼就到了結營。因為臺風的到來,我們很害怕活動會因此取消,但天氣是偏愛我們的,不愿意我們留下遺憾。結營儀式上孩子在展示著學習的成果,作為老師是很高興的,有種秋天豐收的喜悅。“還有說不完的話,風催著我們出發,把笑和淚都留下,留在這一年的夏”。出乎我預料的是,孩子們似乎對分別沒有這么難過,可能他們還太小。看著他們從靦腆不敢說活,到后來下課就黏著老師,抱著老師,感觸良多。“什么時候能上黨史課呀老師”他們童真的聲音仿佛還縈繞在我的耳邊。或許分別不應該是淚水,應該像孩子一樣笑著。希望他們“躍入人海,各有風雨燦爛”。
離開,也是微雨,正如來時。這次三下鄉也畫上了完滿的句號,感謝相遇。(通訊員 馮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