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實踐調研前,我們團隊通過開會進行主題的確定以及任務的規劃。我們首先經過大量的資料收集,提出了幾個可能的研究主題,最后團隊經過投票確定主題為:農村籍大學生讀研意愿影響因素研究。在確定了主題之后,團隊隊長組織我們分為兩小分隊進行調研任務,我所負責的內容是收集文獻資料。我利用學校提供的圖書館數字資源、知網等學術網站進行文獻資料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在收集以往相關學術研究的資料時,我發現對于農村籍大學生讀研意愿影響因素研究的直接資料較少,于是便將收集資料的重點轉向收集大學生讀研的動機、家庭對大學生讀研影響等方面。調研任務結束后,團隊將所收集的所有資料進行整合分析,并撰寫相應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此次調研,我們順應當前社會“讀研熱”的趨勢,選擇農村籍大學生作為研究的主體,從農村大學生的個人基本情況以及家庭背景出發,對農村籍大學生讀研意愿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分析。農村籍大學生作為社會弱勢群體之一,其讀研意愿的影響因素與普通大學生相比更為復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通過調查研究,我們發現對于農村籍大學生讀研意愿的影響方面主要有家庭資本、個人讀研動機、學校環境的影響。家庭資本較多、父母對孩子讀研支持程度越高的家庭,其家庭的大學生越可能選擇讀研;個人本科成績越高的同學,越可能選擇讀研深造;學校為普通高校的同學,越可能通過讀研深造來提高自身學歷,以此增加未來就業時的競爭力。
此次社會實踐大大增強了我自身的實踐能力,從文獻收集到數據分析,每一步的工作都使我受益匪淺。在“讀研熱”迅速發展的今天,作為一個也渴望讀研深造的農村籍大學生,此次社會實踐也使我收獲了許多知識,讓我對未來是否選擇讀研有了一個更為清晰的思路,我想這也是社會實踐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