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10號上午團隊順利抵達金寨縣梅山鎮,到7月15號上午團隊成員各自返程,團隊為期5天的三下鄉實踐活動最終落下了尾聲。在這5天里,時間雖短,但我們團隊卻實實在在的走進了廣大基層群眾的生活,在一次次實地調研走訪和科普課堂的開展活動中,我們與群眾交流,聽群眾言、思群眾話、解群眾惑,實在是體驗頗多、收獲頗多!

實踐團成員初到金寨時的合影 李森 供圖
“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金寨縣四面環山,地處大別山腹地。一下高鐵站,我們就被它紅色的靈魂深深吸引。通過參觀金寨縣紅軍廣場景區,從革命博物館到革命烈士紀念塔、紅軍烈士墓園,我們了解到了數不清的革命先烈們的傳奇過往,并且越了解、越震撼、越感動,我們在革命烈士紀念塔前重新宣讀入黨誓詞,在紅軍烈士墓園處集體為革命先烈默哀,因為我們知道,沒有先烈血與淚,哪有吾輩安與康!不忘歷史,牢記使命,傳承紅色精神,賡續紅色血脈,我們將從革命先輩的故事中汲取奮進力量,不斷努力建設更美麗富強的中國!
實踐團成員在金寨縣烈士紀念館前合影 高錦鵬 供圖
“養生金寨,長壽之鄉”,金寨縣曾榮獲第二屆“中國長壽之鄉”稱號。來到金寨,我們非常榮幸能夠采訪到百歲老人韋爺爺和紅軍遺孀91歲的李絮白奶奶,爺爺奶奶都非常歡迎我們的到來,在攀談中我們感受到了金寨人民的熱情,還得知了爺爺奶奶們的養生秘籍。金寨人長壽現象的形成,得益于優美的自然環境、豐富的綠色食品、延年益壽的生活習俗、純樸濃郁的敬老情結、底蘊厚重的老年文化、健全完善的保障體系等諸多因素,是長期以來科學發展、綠色發展、生態發展的結果,是人與自然的完美融合。此外,我們還針對不同社區人群開展了不同的食品科普宣講活動,例如面向社區的老人開展的 “食品安全進社區——禽蛋類”知識科普大講堂活動,面向社區孩童開展食品安全科普課堂進社區活動等等。在科普過程中,每當看到社區居民認真聽講并頻頻點頭的時候,我的內心就非常滿足和快樂,能夠將正確的食品安全營養知識帶進社區、帶進鄉村。
科普課堂上社區群眾正在閱讀食品安全衛生手冊 顧文杰 供圖
“生態立縣、綠色富縣”是金寨縣所堅持的發展戰略。走進金寨,果然名不虛傳!在活動的第4天,我們來到了金寨縣雙河鎮大畈村,這里雖然只是一個建在山上的小小的村落,環境卻依然很美麗。遠處的山峰連綿起伏,讓我不禁想起了那句詩:“岸邊無數青山,縈回紫翠,掩映云千疊。”在這里,我們參觀了黃龍公社老茶廠和金寨縣葉陽茶葉專業合作社等金寨茶產業、大別山農品直播基地等,并走訪了很多農戶,讓我們有機會更加深入了解金寨縣的特色農產品,對金寨的農產品發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鄉村振興有了更多的理解。
實踐團成員與大別山直播基地工作人員合影 顧文杰 供圖
走出課本、接觸社會、深入基層,這對于我們大學生來說實在是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在這次實踐的5天里,天氣炎熱,但我們不怕挑戰,不畏困難,鍛煉了自己,磨礪了意志。這一切寶貴的經歷讓我更加深刻理解到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青年人要學會自找苦吃”和“青年要扎根基層”。未來我將更加努力學習,用更專業的知識、更踏實的腳步去建設更美麗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