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期間,我們走訪了當地的農民和政府工作人員,了解了當地土地利用的歷史和現狀。我們了解到,當地農民在過去主要是以種植玉米和小麥為主,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民們的收入逐漸減少,于是他們開始探索新的種植方式。一些農民開始嘗試在稻田里種植一些果樹,如桃、梨、柿等,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還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在調查過程中,我們深入了解了農村土地利用的現實情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大量耕地被流轉用于商業開發,農村土地利用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同時,農民對土地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圖為實踐隊了解棉花的種植。 陳雨婷 供圖
在實踐中,我們深刻感受到了耕地林果化對農民生活的影響。一方面,通過種植果樹,農民可以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改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果樹種植具有較高的勞動密集度,有助于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促進社會穩定。此外,果樹種植還能起到保護土壤、減少水土流失等作用,對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經過深入思考和分析,我們認為耕地林果化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首先,國家政策對農業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為耕地林果化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其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高品質果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為果樹種植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然而,在推進耕地林果化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一些問題。例如,應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的果樹品種,確保果品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同時,加強技術培訓和指導,提高果樹種植的專業技能和管理水平。
但同時,耕地林果化也帶來了許多危害。我們了解到,政府為了推進綠色鄉鎮建設,擴大綠化美化環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向道路、河道兩側做綠色防護等。這些措施雖然有助于提高環境質量,但也占用了部分耕地。其中,有的是一般耕地,有的是永久基本農田。同時,由于種種原因,耕地林果化問題日益嚴重。越來越多的耕地被轉為種植經濟作物、果木林地以及養殖牲畜等。這種趨勢嚴重影響了糧食生產,威脅糧食安全。

圖為實踐隊路過的村莊和農田。 陳雨婷 供圖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為提出許多建議進行了激烈探討,如:政府采取更加嚴格的措施,加強對耕地保護的管理,加強對耕地占用審批的監管,嚴格控制耕地轉為其他用途;加強對林果業發展的管理,制定合理的規劃和政策,確保糧食生產不受影響;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民對耕地保護的意識等。通過這些措施,希望能夠保護耕地資源,確保糧食生產不受影響,保障糧食安全。同時,也能夠實現綠色鄉鎮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通過這個實踐活動,我們不僅了解了農村土地利用的變化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還深刻地認識到了農村發展的復雜性和困難性。我們認為,要解決農村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需要政府、企業和農民共同努力。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村的投入和支持,提供更多的技術和資金支持,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企業也應該更多地關注農村發展,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產業鏈支持。而農民則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技術水平,積極探索新的種植方式和經營模式,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收益水平。
總的來說,這個實踐活動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農村發展的現狀和問題,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為農村發展做出貢獻的決心。我們認為,推進耕地林果化不僅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促進農民增收的必要手段,更是實現鄉村振興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但需兼顧保障耕地面積,守住耕地紅線。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們將繼續關注和研究這一問題,為推動農村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