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旅客服務中心借道進瞿秋白紀念館,展覽大廳正中央矗立著瞿秋白同志的銅像與一面黨旗。西裝筆挺、單手插兜,目光深邃的凝視遠方,眼神里篆刻的是對革命必勝的信心。
銅像四周是瞿秋白同志光輝的一生一覽,他短暫的一生為傳播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共產黨早期從事理論建設作出過巨大貢獻。他的信仰與理想,責任與擔當,崇高思想與品德風范,始終閃耀著優秀共產黨人的光輝,給人啟迪,讓人還念,催人奮進。
邁過圓形拱門,步入瞿秋白故居大廳。一路沿著穿堂和過道來到秋白同志的臥室,書桌上簡單的擺放著文房四寶,床側放置在一旁。簡單的木質家具已經有了時間滄桑的痕跡,臥室內同時也展覽了瞿秋白妹妹的畫作。
退回至天井,四周回廊楹格,天空日光云影。中間有石欄古井一眼,水色清冽,深邃如鏡,極具江南風景。十三歲的秋白同志就在這里寫下了《菊花詩》,才情初顯。
青年時期的瞿秋白為救國救民,他毅然投身革命,在危難時刻擔負起黨的主要領導人的重任,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貢獻了畢生心血和寶貴生命。他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并注意結合中國實際加以應用,是中國革命道路的一位重要探索者和開拓者,他在文藝和文化工作等方面卓有建樹,對中國革命文學事業作出開創性貢獻。
烈士浩氣貫天日,秋白精神激后人。中國青年幸逢盛世,不僅要有遠大的理想,更要有勇于斗爭、不懈奮斗的精神。奮進新征程,要求廣大青年勇于擔當,把真抓實干、敢闖敢干作為干事業的應有姿態,在愈挫愈勇中開拓新局。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在感悟時代、緊跟時代中珍惜當下、不負韶華;在搏擊青春中放飛人生夢想;在投身民族復興偉業中書寫絢爛青春。
“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今天,在相對安逸環境過中長大的青年一代,正在實際行動書寫著勇氣與擔當,詮釋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中華優秀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