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李祖村“訪聚美麗鄉村 擎畫振興藍圖”實踐團
2023年是八八戰略“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實施20周年。這個暑期,浙江工商大學環境學院的同學們,來到曾被中青網報道的“李祖慢時光,安放熱愛與理想”的李祖村和森林氧吧杜村,通過參觀、采訪等方式,與村民們共同見證“八八戰略”的新氣象。

01
邂逅慢時光,沐浴文旅文化
6月25日,同學們來到本次探訪的第一站——義烏李祖村。這個常住人口700多人的小村莊,集聚了53個文旅創業項目,文旅融合發展。面對煥然一新的李祖村,同學們決定首先采訪村長,傾聽李祖村的故事。

同學們首先來到了李祖村黨群服務中心,采訪到了李祖村村長,同學們針對現有的環境問題向村長提出了一些疑問,例如水質問題,村長表示村中一直都會相關技術設備監測水質情況,兩委也十分重視村中的環境問題。

之后同學們采訪到了全國人大代表、李祖村黨支部書記方書記,書記對李祖村美麗鄉村的建設經驗、美麗鄉村的環境治理問題等方面進行了大致的講解。
“要創新,要學習,要多動腦子,長期做標兵,做鄉村振興示范村,不能滿足于現狀,要有危機感,永遠要去做新的事物新的產業新的發展,”書記真誠地說,“...我們習主席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要因地制宜地發展,既要保護好村里的自然風光又要保護好村里的產業發展。”
書記帶我們來到村中,指著村中一些著名的建筑向我們回憶他們曾努力做的建設。村民們也十分熱心,主動上前和同學們談起了自己和李祖村的故事。每一個微笑,連帶著激動興奮的肢體語言,不由得讓同學們感受到了李祖村對于村民而言的獨特意義。

簡單休整后,圍繞著“訪聚美麗鄉村 擎畫振興藍圖”的主題,同學們向當地村民和游客發放了調研問卷,對李祖村的環境方面進行提問。
![]() |

過后大家又一同參觀了李祖村的文化禮堂、創客中心、生態洗衣房、電商服務站等。

在文化禮堂的展覽廳里,在文字、圖片、實物和現代化的聲光電等手法下,李祖村八百多年的歷史變遷、鄉情鄉貌、族規祖訓、名人賢士,和現代建設的成就在我們面前展開。
歷史濃郁的文化長廊訴說著李祖村的“前世今生”,豐富多樣的活動室也讓村民們各有所處,各得其樂。

在李祖村,生機盎然的不只是風景,還有一群充滿活力的創客。近年來,李祖村不斷提升村莊環境,吸引廣大青年返鄉就業、創業。在便利的交通與濃厚的人文環境下,李祖村很快招引了200多名各具特色的農創客,截至2022年底,李祖村農創客隊伍累積帶動消費500萬元,帶動村民人均增收2500元。

![]() |
面對新發展的電商文化,李祖村結合義烏小商品這一突出優勢,在村內建設起了農村電商服務站,“電商”“直播帶貨”這些潮流,對于李祖村已不是什么新鮮事。

沿著石板路漫步李祖村,處處都有游客在打卡。誰曾想,李祖村曾經也是“臟、亂、差”的落后村。村長告訴我們,村兩委決定先從整改村容村貌開始。從村口的小水塘入手,把小水塘改成生態洗衣房。“整改一開始,有很多村民反對的。”很多村民習慣了原來的生活方式,不愿意輕易改變。但是經過黨員干部堅持不懈的宣講,再加上生態洗衣服免費、衛生等優勢,一段時間后,村民們也開始主動配合。

02
為更美鄉村,我們獻計獻策
這次來李祖村,同學是帶著“等離子催化-光電協同多途徑滅活水中微生物”這一項目來的,調研之余,我們對李祖村的水質進行了檢測,針對水中的pH,礦物質等含量進行了測定。同時還對李祖村的空氣質量進行了檢測。
之后我們將把數據帶回實驗室,結合專業知識,提出我們自己的改善方案。
在最后,同學們還和李祖村簽訂共建協議書,希望彼此能建立更深的聯系,用我們的專業知識造福家鄉,為鄉村建設獻計獻策,展現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的新氣象、新作為。

03
李祖村之行,我們有感有悟
社會實踐,重在實踐,之后同學們還去垃圾桶旁站崗,指導垃圾分類、清潔道路。雖稍有辛苦,卻是樂在其中。
“走進李祖村,抬頭是青山漫野、白墻黛瓦,低頭是各具特色的小店、妙趣橫生的標牌,古樸韻味交織現代氣息,時光仿佛慢下來.....聽完書記的介紹,我們受益匪淺,一片區域的發展不是一枝獨秀的,需要四面八方的支援,需要群眾的配合,更需要領導者的有力指揮,實現沿線村共同發展。”
——譚焱同學的實踐感悟
“這是我第一次來義烏,初到李祖村時,我被李祖村的景象震驚,與我印象中的鄉村的臟亂差的形象完全不一樣,非常整潔有序。...我了解到村干部如何團結村民將村子一步步變得更好,如何留住人才,如何平衡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之間的關系,深刻踐行兩山理論,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追求共同富裕,李祖慢時光,安放熱愛與理想,李祖村建設美麗鄉村的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陳佳瑤同學的實踐感悟

備注:作者有黃利亞、何玉苗、黃馨葶、譚焱、陳佳瑤、朱宏遠、王潤、孟祥昊(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