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5日,安徽工業大學公法學院訪問紅色基地實踐隊,踏上了前往六安市霍山縣大別山革命紀念館的旅程。此行旨在通過實地探訪,讓實踐隊員們深入了解中國革命歷史,親身體驗紅色文化的深厚底蘊,增強團隊成員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從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黨的光輝歷史與革命精神。這次探訪活動,對于實踐隊員們來說,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參觀學習,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成長的契機。他們通過親身體驗和感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作為新時代青年的責任和擔當。
一.觸摸歷史,啟迪思想
霍山縣,這座鑲嵌在安徽省西部的美麗山城,不僅以其旖旎的自然風光聞名遐邇,更是一座蘊藏著豐富革命歷史底蘊的寶庫。在這片神圣的土地上,大別山革命紀念館巍然矗立,它不僅是霍山縣的文化地標,更是整個大別山區紅色精神傳承與弘揚的核心陣地。
紀念館內,琳瑯滿目的珍貴歷史文物靜靜訴說著往昔的崢嶸歲月,詳實而系統的歷史資料與一幅幅生動逼真的歷史照片交相輝映,共同構建了一個立體而全面的大別山革命歷史畫卷,讓參觀者能夠深刻感受到這片土地在中國革命歷史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和所發揮的巨大作用。
在這里,我們不僅能夠緬懷先烈、銘記歷史,更能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大別山革命紀念館,無疑是連接過去與未來、傳承與創新的橋梁,它激勵著每一代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圖為紀念館內雕塑。通訊員 朱豫睿 供圖)
二.緬懷先烈,汲取力量
一踏入紀念館大廳,首先躍入眼簾的便是一幅氣勢恢宏的浮雕巨作。這幅作品以精湛的工藝,栩栩如生地再現了大別山革命斗爭的壯麗場景。浮雕之上,革命戰士們或沖鋒陷陣,或英勇抗敵,每一個細節都充滿了力量與激情,仿佛讓人瞬間穿越回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親身感受那份堅定的信仰與不屈的斗志。
我們參觀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展區,一件件珍貴的歷史文獻與革命遺物靜靜地鋪陳開來,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烽火歲月。每一件展品都是革命歷史的見證,講述著一個個鮮活的革命故事。其中,一些革命先烈的手稿和日記尤為引人注目,它們不僅記錄了革命斗爭的艱苦歲月,也展現了先烈們堅定的信念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圖為工農紅軍第28軍軍旗。通訊員 朱豫睿 供圖)
三.感悟精神,塑造品格
在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的展區里,我們深刻領略了大別山軍民如何以無畏之姿英勇抵抗敵人,以及他們如何為新中國的誕生鑄就了不可磨滅的輝煌篇章。展出的照片與實物,宛如一扇穿越時空的窗,引領我們身臨其境地感受那段烽火歲月,心中不禁涌起對先烈們無盡的敬仰與感激之情。
步入紀念館的尾聲展區,我們更是被一股強烈的情感所觸動,這里展示的是新中國成立后,霍山人民如何繼續發揚革命精神,積極參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歷程。他們不僅繼續傳承著革命精神的光輝,更以滿腔的熱情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中。從農業領域的蓬勃發展,到工業建設的日新月異;從文化教育的繁榮興盛,到科技創新的突飛猛進,霍山的每一步跨越都深深地烙印著革命精神的印記。

(圖為抗戰勝利。通訊員 朱豫睿 供圖)
四.凝視過往,引領未來
探訪的帷幕緩緩落下,我們心中不僅鐫刻下了那些激蕩人心的歷史篇章,更涌動著一股將這份精神瑰寶轉化為實際行動的強烈愿望。在這片浸潤著紅色血脈的土地上,我們汲取了無盡的智慧與力量,那些歷經風霜雨雪卻愈發堅韌的革命遺志,如今已化作我們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指南針,引領我們勇往直前。
在未來的道路上,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與挑戰,我們都會牢記這次紅色探訪的感悟,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我們的青春和力量,將不斷匯聚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為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出我們這一代青年的熱情和光芒。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