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探湘橋百千萬15|磷溪鎮塔后村:深耕文旅融合,打造宜居宜業鄉村振興典范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實施鄉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深入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要加快推進鄉村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鄉村特色產業,厚植鄉土文化資源,以數字建設賦能鄉村振興。在此背景下,湘橋區磷溪鎮塔后村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將文旅融合作為推動鄉村發展的重要抓手,不僅注重環境整治的“面子”,更致力于文化內涵提升的“里子”,力求打造出一個既宜居又宜游的現代化鄉村典范。
2024年7月31日,華南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與行政學系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益行隊指導老師阮思余副教授帶領益行隊調研組來到潮州市湘橋區磷溪鎮塔后村,與村委書記陳培生開展座談。在座談會上,陳培生分享了塔后村近年來鄉村振興道路上的探索與實踐。
塔后村的轉型之路
湘橋區磷溪鎮塔后村位于磷溪鎮西南部,西接仙河村,東臨橫山,南連韓江。該村創于明代,因昔日橫山山頂有塔,村莊建于塔后,故名塔后村。村域面積0.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約170畝,山地約446畝,池塘約30畝,以芋頭種植為主要特色。現有人口1358人。2023年,該村集體收入達到16.64萬元。2023年,塔后村成功入選首批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
在這之前,塔后村與其他農村一樣,是一個人口流失嚴重,以農業為主要產業,基礎設施匱乏的農村,在2020年以前,塔后村集體經濟的年收入不到2萬元。同時,塔后村的耕地多以個體戶形式種植,在承包流轉方面的探索還處于萌芽階段,產業帶動鄉村振興的效果十分有限。面對這樣的現狀,塔后村并沒有選擇坐以待斃,而是緊跟時代步伐,開啟了一場深刻的鄉村變革。2020年起,塔后村在上級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全面啟動鄉村治理和產業升級的“雙輪驅動”戰略,力求在保持傳統村落風貌的同時,注入現代文旅元素,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
圖1阮思余同陳培生就塔后村產業發展進行討論
一、發掘新思路:直面問題,創新求變
塔后村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積極面對問題,尋求創新之路。區委巡視組提出的五點問題,如學習貫徹上級部署的不足、黨組織引領帶動作用不強等,為塔后村提供了改進的方向。針對這些問題,塔后村總結出三大思路:轉化巡察整改成果,推動長效建設;黨建引領,帶動干群積極參與;增加資金投入,建設美麗鄉村。
陳培生表示,“我們要牢牢把握每一個審查和改造的機會,以巡促改,把鄉村環境整治好,自然能贏得更多的關注和重視。”塔后村利用有限的資源,在農業農村局的幫助下,推進鄉村道路硬底化,以“竹”為特色裝點農村,創新“黨建+鄉村人才”和“黨建+鄉風文明”機制,設立村規民約24項,凝聚人心,做好村資料臺賬的收集整理工作。這些舉措讓村子逐步邁入現代化門檻。
圖2陳培生向益行隊的學生們介紹塔后村以巡促改的過程
二、振興新路徑:以文旅項目為引擎,三步打造宜居文旅示范村
面對產業振興的挑戰,塔后村選擇建設鄉村文旅項目作為突破口。村子雖小,卻擁有山水、特色農田和宜居環境,這為打造農旅項目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陳培生介紹,塔后村采取三步走的方式逐步推進文旅項目的落地:人居環境改善、招商引資、根據實際推進項目落地。
第一步,塔后村依據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即竹林資源豐富而耕地稀缺的特點,巧妙利用生態優勢,致力于構建綠色美麗的鄉村風貌。在充分吸納巡查組的建議并深入評估本村環境后,塔后村積極挖掘并利用房前屋后及“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所釋放的閑置土地、低洼地帶及鄉村邊緣地帶,緊密結合村民的實際需求,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精心打造“四小園”。同時,以創建文明村鎮和衛生村鎮為契機,大力開展村道巷道清理與硬化工程,共計清理村道巷道22條,實施硬底化改造15條,并鋪設了排污管道。經此整治,塔后村擺脫了往昔的臟亂形象,實現了村容村貌的顯著改觀。
第二步,基于整改后煥然一新的環境,塔后村積極尋求與外部文旅企業的合作機會,旨在借助社會資本的力量推動本村文旅項目的落地實施。在文旅企業的實地考察中,塔后村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與良好聲譽成為其決定投資的關鍵因素。項目負責人陳培生自豪地透露:“初步投資額度已確定為2000萬元,后續將根據項目的運營情況靈活調整投資規模。”此文旅項目的成功落地,不僅將為塔后村帶來穩定的土地租金收益,還將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促進農產品銷售,進一步提升塔后村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第三步,塔后村文旅項目的具體落地計劃已初步成型,并完成了基本規劃工作。其中,吉象農旅項目作為重點項目之一,規劃占地面積達80畝,內部布局涵蓋夜市(設有50余個檔口)、水上樂園、小公園、停車場及民宿等多個功能區域。該項目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6萬元的土地租金收入,并在項目竣工后顯著提升村集體收入至72萬元。目前,塔后村已利用廢棄幼兒園改造完成一家民宿的建設工作,每年可收取2萬元的土地租金并提供相應的工作崗位。隨著后續項目的陸續開工與落地,塔后村的文旅產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圖3塔后村吉象農旅項目介紹欄
塔后村面臨的新挑戰
然而,塔后村當前正面臨土地利用規劃方面的全新挑戰。據陳培生所言:“目前,進行土地規劃往往需要耗費兩三年時間,這已成為常態。”由于審批流程耗時較長、涉及多個部門協作,加之土地用途調整方面存在嚴格的規章制度,導致相關項目的施工被迫停滯,難以繼續推進。顯然,這一系列問題已超出塔后村自身解決的能力范圍,他們目前只能采取等待的策略。
圖4塔后村的規劃項目,來自文件《潮州市湘橋區磷溪鎮塔后村村莊規劃(2021—2035年)》
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立足特色資源,堅持科技興農,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農文旅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塔后村的華麗轉身,是對鄉村振興深刻內涵的生動詮釋。它不僅僅是一個村莊的轉變,更是鄉村振興戰略下,堅定信念、精準施策、勇于創新的典范。集體收入從2萬元到16萬元,因環境優化而成為2023年“百千萬工程”典型示范村,這些成果無一不說明著塔后村鄉村振興的成效之大。
塔后村的經驗充分表明,鄉村振興需要堅定的信念、正確的行動。必須正視問題,敢于面對和接受監督;認識問題背后的原因及本質;更要有一以貫之推動問題解決的毅力和行動。同時,認真學習文件精神、把握市場環境、抓住有利條件、利用好社會資本也是塔后村推進文旅項目建設的重要因素。雖然并非每個鄉村都有條件進行旅游項目開發,但如何正確利用好資源稟賦、組織及社會的幫助推動鄉村振興,則是每個村都要面對的問題。塔后村的探索與努力,為其他鄉村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也為鄉村振興的廣闊畫卷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圖5塔后村村委干部們與益行隊合影留念
文/胡文進
圖/益行隊宣傳組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