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投資政策的重要性
資金短缺雖然不是貧困地區經濟落后的最主要因素,但資金問題在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財政投資政策在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這里所談的財政投資政策是廣義上的投資政策,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2]
一是直接向貧困地區投資的財政投資政策;
二是通過其他財政手段鼓勵外資流人貧困地區的政策,以及通過其他財政手段改善貧困地區投資環境的間接政策。
(1)直接投資政策直接投資政策是指中央財政直接向貧困地區進行資金投入,其資金投向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對貧困地區的資源優勢項目進行投資;二是通過轉移支付制度對私人資本不愿介入的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投資,改善貧困地區的投資硬環境。
(2間接投資政策是指中央財政通過其他政策的引導,一方面減輕貧困地區工農業的負擔,另一方面改善貧困地區的投資環境和吸引外資流人。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理順農產晶和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等價格體系,提高農業和重工業的資金收益率;
二是通過稅收產業優惠政策減輕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等企業的稅負,減輕貧困地區主導產業的負擔;
三是通過稅收地區優惠和產業優惠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扶持,改善貧困地區投資軟環境,引導金融資金以及其他外部資金。
我國目前財政投資政策的取向
一、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投資政策的必要性
馬斯格雷夫和羅斯托在其經濟成長階段論中認為,一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無論是早期還是中期,都存在著市場缺陷,阻礙經濟趨于成熟,為此需要政府加強對經濟的干預,政府投資在總投資中應占有較高的比重。在我國,無論是在計劃經濟時期還是在建立市場經濟時期,政府投資在經濟發展中始終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近幾年實施的積極財政投資政策,對于我國經濟實現自“軟著陸”以來的回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必須注意到,國債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目前有下降的趨勢。
二、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投資政策的可行性
繼續實行積極財政政策是目前保持我國經濟穩定增長的必要選擇,而且這一政策的實施有其現實的可行性。
第一,我國目前債務和赤字規模擴大仍屬可承受范圍,引發政府債務危機的疑慮尚無必要。
第二,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的擴大不會間接引起通脹風險。
第三,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的擴大不會明顯產生擠出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