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詞條圖可看出,“安東尼結構”中的戰略規劃層考慮的是組織的局性、方向性以及涉及到與目標有關的大政方針問題,例如一個項目要不上馬,什么時候上馬合適,這些都是一個組織中的最基本的決策問題。一決策失誤,那么效率越高就意味著損失越大。戰術計劃層主要考慮的是在定方針下怎樣組織和安排,即要回答的是怎樣上馬的問題。而運行管理層關心的是怎樣干好的問題,即具體實行計劃、組織生產是他們的主要任務。
任何組織無論怎么劃分其管理層次,各層次之間的相互關系總是一樣的,即管理層次是自上而下地逐級實施指揮與監督的權力。較低層次的主人員處理問題的權限由較高一級的主管人員給予規定。他必須對上級的決作出反應,并且向他的上一級主管匯報工作。組織的上層管理在一般情況向更高一級的委派者負責。在西方國家,無論組織采取什么形式,上層主只向業主或股東(代表)大會或董事會匯報工作。而在我國,尤其是在全所有制性質的組織中,上層主管具有雙重身份,既代表國家,又代表職工因此,他必須向這個組織的上級管理機關以及職工代表大會匯報工作。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國有企業向現代企業制度的變,這種情況將會有重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