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世界的對外貿易總額下降了66%,倒退到1913年的水平以下。就美國來說,工業生產下降了56.6%,其中生鐵產量減少了79.4%,鋼產量減少了75.8%,汽車產量減少了74.4%,整個加工工業工人人數減少42.7%,支付工資總額降低57.7%,全失業人數達1200多萬人。危機使資本主義世界的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德。意。日三國法西斯乘機上臺,它們相繼發動了侵略戰爭,直至1939年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1929~1933年的危機過去以后,轉入了一個長時間的“特種蕭條”階段。
以后在生產還沒有發展到明顯的新高漲的情況下,又爆發了1937~1938年的經濟危機,至1939年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打斷。1929~1933年的大危機是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還不夠發展、資本主義的所謂“自動調節”還占主導地位的情況下發生的。它證明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以及其他各種矛盾已經尖銳化到這種程度,如果不由國家去進行調節和干預,則資本主義制度將岌岌可危。于是以這次大危機為轉折點,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獲得了重大發展。
由于20年代中期世界經濟的的發展包含著局限性和不穩固性,盲目擴大的生產同容量相對穩定的國際國內市場發生尖銳的矛盾,導致了1929年經濟危機的爆發。危機以美國紐約股票價格狂跌開始,很快波及全美國,并迅速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危機發生后,各國統治者采取了以鄰為壑的短視政策,致命危機具有長期性。普遍性和空前的破壞性。危機對全世界影響巨大,并給世界經濟發展留下深刻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