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世紀初葉,一些受商業、工廠和政府部門聘用的管理人員?茖W家和工程師,從提高經濟效益和工作效率出發,總結和運用歷史上的人事管理經驗,解決勞動和勞動管理中的問題,從而使人事管理上升到了科學管理的階段。當時的人事管理,指的是私人企業中員工的選拔和任用,初稱為勞動管理,繼而稱為雇傭管理,后稱為工業關系,20世紀20年代后稱為人事管理。
中國的人事管理與科舉制度密切相關
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到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人事管理已具雛形。兩漢時期起,朝廷在選拔用人方面,采用了察舉與征辟、策試。上書言事等多種辦法,建立了考績制度和培訓機構(官學和私學),出現了爵(等級)。位(職務)。祿(工資)的分開管理方法。隋唐以后,科舉制度(即選人用人制度)發展到了成熟階段,實行了考試。
培訓、調動。任免。俸祿。退休等一系列制度,建立了專管考試。考核。任免。獎懲。監察等管理機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官僚的人事制度。這種制度一直延續到明清時代,F代的人事管理,是進入20世紀后才從西方傳到中國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事管理,是在革命根據地的人員管理的基礎上,適應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逐步建立起來的。它是組織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管理的對象是機關、團體。企業和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管理體制是實行中央統一領導和分級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在中國,凡是關系到工作人員本人、工作人員相互之間。工作人員與組織之間的事務,都是人事管理的內容。具體包括工作人員的吸收錄用。招聘。調配。使用。培訓。交流。崗位責任制(職位分類)?己。獎懲。任免。升降。工資。福利。統計。辭退。退職。退休。撫恤和人事研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由于人事管理內容的不斷發展,從而出現了專門從事人事管理的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