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A股被納入 MSCI指數(shù)的利好消息刺激,A股市場從周三開始再度上演龍馬行情,周四上午金融股和白馬股表現(xiàn)喜人,但是尾盤跳水之后,僅金融板塊仍維系紅盤狀態(tài)。分析人士認為,金融股受益于MSCI納入A股和低估值而重獲資金青睞,但是存量資金博弈格局下,風格交替的震蕩格局料延續(xù)。流動性改善、經(jīng)濟悲觀預期修正等有助于支撐板塊繼而大盤指數(shù)逐步向好。
“一九”再現(xiàn)
周四,A股市場未能延續(xù)周三的上行態(tài)勢,兩市成交小幅放量。29個中信一級行業(yè)中,收盤僅銀行和非銀行金融兩個行業(yè)指數(shù)收紅,分別上漲1.80%和0.20%。
從二級行業(yè)來看,股份制與城商行的漲幅最高,達到2.22%,國有銀行上漲0.82%,信托及其他上漲0.64%,保險板塊上漲0.34%,證券板塊上漲0.06%。
銀行板塊25只成分股中,共有21只收紅。其中,招商銀行漲幅最大,上漲6.66%,貴陽銀行上漲3.65%,上海銀行、華夏銀行、浦發(fā)銀行和興業(yè)銀行的漲幅均超過1.50%。非銀行金融板塊44只成分股中,共17只個股上漲。其中,安信信托、中國太保漲幅居前兩名,分別上漲4.57%和3.04%,西水股份、華安證券、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的漲幅也均超過2%。相對而言,券商股多小幅下跌。
近期,對A股市場消息面影響最大的就是MSCI宣布從2018年6月開始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shù)。而其中,金融股是占比最大的一個群體。國金證券李立峰團隊指出,最新方案中包含的222只成分股中,剔除了中等市值、非互聯(lián)互通可交易的股票以及有停牌限制的標的,由于納入了很多大市值AH股,A股在MSCI EM中的權重由0.5%上升到了0.73%。其中,金融板塊占比最高,達到40.11%,泛消費次之,占比為24.26%,兩個板塊涵蓋了大部分權重股。動態(tài)來看,由于加入了很多是指占比高的金融公司,金融板塊的權重增加了近一半,其他大部分行業(yè)權重都受到了稀釋。
盡管A股被納入MSCI這一利好事件對短期市場情緒有所提振、對中長期海外增量資金預期升溫,但短期內(nèi),市場量能尚不能有效放大,金融股獨樂樂情景也就難以持續(xù)。存量博弈格局下,風格交替、指數(shù)震蕩格局難改變。
光大證券指出,利好并未引起市場太大的熱情,兩市指數(shù)和成交量均較為平淡,但市場風格出現(xiàn)了較大變化,白馬股金融股上漲的同時,成長股、題材股全天低迷。這表明市場增量資金依然很少,存量資金在不同板塊之間騰挪,這樣的蹺蹺板格局使得指數(shù)難有突破。市場中期依舊偏空,短期依舊可能維持震蕩格局。
金融板塊仍具配置價值
實際上,今年以來,非銀行金融和銀行板塊的累計漲幅分別為6.81%和6.56%,僅次于家電和食品飲料板塊,超過了大多數(shù)行業(yè)。當前,部分投資者已經(jīng)開始擔憂金融板塊是否仍然具備配置價值。
低估值仍然是諸多券商推薦的理由。長江證券指出,當前金融市場流動性擴張增速的減緩仍然值得關注,政策面短期雖然有修復但難言放松,大金融板塊在弱市及主線不明朗的背景下極具配置價值。
國信證券指出,目前市場對非銀金融板塊后期表現(xiàn)存在分歧,但目前保險股估值仍在低估水平,保障業(yè)務的崛起對行業(yè)未來增長形成強大支撐,且市場格局上龍頭險企優(yōu)勢幾乎難以撼動。券商板塊估值處于歷史低位,行業(yè)基本面缺乏支撐,但是龍頭價值已經(jīng)開始顯現(xiàn),建議關注龍頭券商。
不過隨著流動性改善超預期,六月之后,一些積極因素正在逐步展現(xiàn)。方正證券宏觀策略 分析師任澤平指出,6月流動性改善超預期,6月15日美聯(lián)儲加息后央行并未跟隨上調(diào)公開市場 利率,表明貨幣政策雖緊但邊際不會更緊。主動金融去杠桿短期雖然有陣痛,但長期有利于化解風險和經(jīng)濟轉(zhuǎn)型。二季度市場因為主動補庫存周期見頂和監(jiān)管升級,對經(jīng)濟過度悲觀,三季度市場將修正對經(jīng)濟的過度悲觀預期,市場風險偏好有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