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城施策”的調控背景下,城市間樓市表現也出現分化。從全國主要城市銷售數據看,5月大部分熱點城市銷售數據均出現環比與同比調整,其中包括東莞、濟南、廣州等城市環比下調明顯,整體市場分化趨勢加快。
與此同時,房企分化也在加劇。一線和核心二線城市銷售面積在深度收縮,二線限購與非限購城市呈現兩極分化。從目前記者采訪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受新房限價、商住受限等政策影響,主要項目集中于一二線核心城市的房企營收和凈利潤受影響較大。統計數據顯示,5月一線城市新房成交套數同比下調幅度達到37%,二線城市下調幅度接近30%,三線城市則上升28%。
某大型房地產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除了限購和限售政策外,自去年“930”調控以來,多個一二線核心城市對新盤項目定價、預售證的發放加強了監管,包括項目二期均價不得明顯高于前期銷售項目售價,否則不予發放預售證等。該人士表示,在限制定價的政策下,北京、上海一些新樓盤價格甚至低于附近區域二手房,產生了10%至20%的折價,因此出現搖號買房、一房難求的局面。盡管銷售順利,但由于均價受到限制,房地產公司利潤水平也受到影響。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位于北京城六區的數個開盤項目價格,較此前計劃的價格有10%至20%的下調。盡管沒有明確的政策,但從目前市場上的項目來看,8萬元/平方米成為一個重要門檻。
另一方面,北京、上海嚴格實施的商住限售政策對開發商也造成不小的影響。北京商住新政出臺后,成交直接降至冰點。云房資訊的數據顯示,5月北京簽約商住房僅為44套,而一些已經或正在銷售的商住項目還面臨著解約退款風險。
受益于一二線城市調控后的溢出需求,三四線城市今年以來銷售情況火爆,這也使得主要布局三四線城市的地產商上半年銷售情況表現不錯。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前5月網簽住宅排名居前的項目,就包括位于徐州、惠州等多個未限購的三線城市項目。深圳某大型房企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未來仍然看好京津冀、長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區環一線城市的發展前景,不過隨著更嚴格限購政策的實施,環一線城市間樓市預計也將出現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