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一天,一個制造工廠的首席執行官決定到基層轉轉,進行他的“走動式管理”。正當他四處走動的時候,他碰上了一個名叫特德的設備操作員,很明顯特德正無事可做。他便問特德發生了什么事,這個員工解釋說,他正在等一個技術員來校準設備。這個時候,特德也不失時機地向首席執行官抱怨自己已經等該技術員很長時間了,電話打了好幾次,還不見人來。
首席執行官問:“特德,請你告訴我,這臺設備你用了多長時間了?”
特德回答說:“哦,先生,我想大概有20年了。”
首席執行官繼續說:“特德,你是不是告訴我,用了20年你還不知道如何校準這臺設備?這很難讓人相信。因為我知道你可能是我們最好的機械師。”
“哦,先生,”特德自豪地回答,“我閉上眼睛都能校準這個設備。但你知道,校準設備不是我的工作。我的工作描述上說了,期望我使用這臺設備,并將校準方面的問題報告給技術員,但不必修理設備。我不想讓任何人煩惱。”
首席執行官忍住自己的沮喪,邀請這位設備操作員到辦公室,并請他拿出一份工作描述。“我要告訴你,”首席執行官說,“我們將為你寫一份更有意義的全新工作描述。”首席執行官再沒有說其他的話,就將那份工作描述撕掉了,并很快在一張新表上寫了點什么東西,遞給了特德。
新的工作描述就一句話:“用你的腦子。”
道理:
作為一名員工,你在職場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一名被管理者,其實,你更應該成為一名管理者。彼得·德魯克認為任何一名知識型員工都應該是一名管理者,都應該學會自我管理,并找到自己的貢獻和企業績效之間的聯系,以便在為企業貢獻智慧和力量的時候發揮更大的作用。
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名知識型員工的話,你應該照大師的話去做,如果你認為自己還不夠資格成為一名知識型員工的話,那么,你更應該照大師的話去做,先通過學習成為一名知識型員工,然后再成為一名管理者。
既然是員工同時也管理者,那么,在工作當中,你就不要被動等待,不要像特德那樣,等著老板告訴他要用腦子做事,你要做的就是動用你的腦子,全面檢視自己的工作,看看你的職位描述是否存在需要更新和修訂的地方,是否有哪些方面的因素已經限制了你的成長,使你的工作變得被動,貢獻降低。
然后,拿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去你的管理者那里尋求幫助,與他們進行溝通,獲得他們的認同,改善工作流程,改進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使你能更好地成為一名管理者,進行更加高效的自我管理,與團隊成員更好地合作,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同時使自己獲得更好的提升。
討論:聰明工作,用你的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