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短缺”痛點
從資金來源的角度,很多中小企業的廠房是租來的,財產方面只有不值錢的生產設備,基本上很難從商業銀行獲得貸款,銀行的融資條件過于苛刻,絕大 多數中小企業根本無法或很難達到現有金融機構信用貸款的評級要求,很難提供符合金融機構規定的抵押物種類或足額抵押物。在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還存在抵押 物折價過低且貸款數量少的問題。同時,因為市場不好,銀根緊縮,銀行為了回籠資金,承諾一些企業可以先還貸后再繼續放貸,但當企業還完貸款之后,銀行就以 各種理由不再支持,這種抽貸、壓貸的現象非常嚴重,很有可能成為壓倒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企業在資金周轉最困難的時候,一般都會尋求朋友幫助。在中小企業里,企業互擔的擔保圈也非常普遍,許多中小企業曾經依靠這種模式成功獲得過銀行貸款解決企業資金周轉問題。但互保、聯保模式最大的風險就在于它是環環相扣的,一環斷,環環斷。一家企業出事,很有可能影響與它相關聯的一系列互保企業。 在實體經濟陷入困境后,更多中小企業的資金鏈受到了不可控的外界因素影響,甚至是一些業務很優質的企業,因為擔保圈的問題,都難以掌控經營之外的未知風 險。
企業的三角債也是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現在銀行很少拿錢出來,都是以票據的形式。這就導致了企業手頭上都沒有現金,拿著票據你給我,我給他,形 成三角債,相互拖欠著,都是一些紙面財富。而且銀行發行的票據大多時間不長,有效期大多在一個月左右。票據在企業間不停流轉,有的企業拿到票據后,甚至只有一兩天就要到期。但即使這樣,銀行也不給兌換,只是換成新的票據。很多企業雖然不缺錢,但是手里只有一堆票據,沒有現金,就無法購買產品、支付工資。
最后,中小企業有限的利潤,都轉化成了高昂的融資的成本。可以說,目前大部分中小企業的資金現狀,可謂是如履薄冰,一旦陷入了資金緊繃的怪圈, 企業的所有精力和關注點,都會放在資金上,錢的問題成了困擾企業家的頭等大事。忙于考慮如何獲得更多的運營資金,如何與銀行周旋不要抽貸,如何從擔保圈的風險中抽身出來,基本上沒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去考慮企業的長遠發展,更無從談起在研發和創新方面的投入了。
解決之道
解決中小企業的資金問題,并非是一日之功,需要把握外部的政策環境,也需要修煉企業的內功。從企業的角度,至少自己可以把控的風險,在財務層面需要做出幾個方面努力:
1、雖然很多中小企業存在上述的資金風險,但對于自身的風險到底有多大,并無實際的概念,有時候會盲目的夸大風險造成不必要的焦慮,有時候又過 于低估了風險。因此,加強企業整體的資金籌劃,對于企業的每一筆貸款情況,每一筆擔保情況,包括企業自身資產的情況,不同的債權人的情況,都需要認真分 析,評估真實的風險,做到心中有數。
2、加強企業內部經營性流動資金的管理,很多民營企業因為內部管理效率較低,自身的資金周轉速度比較慢,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資金短缺,這需要下 大力氣在經營管理方面努力提升企業的效率。比如,如何加強市場預測,保持供需平衡?怎樣做好采購、生產、銷售的配合,降低生產資金的占用,減少采購占壓的 資金,減少庫存產品存放的時間?怎樣加快銷售和企業資金的周轉,如何定期檢查銷售貨款,專人專項對金額較大的貨款進行催收?密切關注預收、預付、其他應 收、其他應付的往來款,及時清理。
3、把企業內部資金的調控,資金利用的效率效果作為績效指標納入績效考核的范疇,促進企業各部門節約使用資金,完善內部的經營機制。
中小企業的資金問題,除了外部的政策環境造成的影響,歸根結底,還在于企業自身的盈利能力低,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在與客戶以及供應商議價的過 程中,很難獲得較高的溢價。因此,如何重新梳理企業的商業模式和產品形態,在新一輪的競爭中搶占先機,是否可以通過股權融資的方式,解決企業目前的資金問 題,是許多中小企業目前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