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關于蓋茨是否能真正功成身退,尚無定論,但對于這一舉動,商界及管理界人士大多持肯定態度。沃頓商學院的專家們認為,這一舉動非但不會造成微軟的混亂或不穩定,相反,它能給這家核心業務正面臨巨大挑戰的公司帶來所需的新鮮活力。
蓋茨的舉動,至少遵循了兩點高層交替的規律。
一是無論選擇哪一個人來接替CEO或者高層職位,都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關注與培養接替人選。雖然雷·奧茲加盟微軟只有一年多的時間,但蓋茨對此人的了解遠遠不只這一年,他與雷·奧茲的相識已有30年,他知道奧茲的能力與優勢所在,知道他能給微軟帶來什么。
這讓我想起另一個案例。幾年前,歐萊雅的全球總裁歐文中(LindsayOwen-Jones)宣布他將在當年退休,代替他的將是安鞏(Jean-PaulAgon)。到歐文中宣布時為止,歐萊雅對安鞏的關注和投入已經超過28年。之前,安鞏曾經在歐萊雅希臘、亞太區、德國、美國等分公司擔任領導。
可以說,在高層交替時,不管人員來自內部還是外部,對候選人員的長期關注必不可少。
二是為高層的接任設置一定的過渡期。蓋茨為他與奧茲的過渡預留了兩年的時間,沃頓管理學教授凱瑟琳·克萊恩(KatherineKlein)指出,這樣的過渡期就算是歷時較長也是非常值得的。“該過渡期能使微軟在歷經各種變革后仍保持在穩定發展的軌道上。盡管兩年的過渡期時間的確顯得有所保守,但是我仍認為這是一項明智的決定。”
艾默生公司前任董事長CharlesF.Knight在他的新書Performancewithoutcompromise里專列一章用以描述他是如何選擇下一任CEO的。十年前,他就已經著手這件事情。2000年夏天,在他確定了接班人范大為(DavidFarr)之后,董事會對交替日程做了嚴謹的考慮,第二年2月份交替開始生效,一直到10月份新領導團隊才開始完全接管。艾默生這個繼任的成功之處還在于,另外兩個候選人并沒有因為落選而離開公司,而是繼續留下來,并承擔起更重要的責任。
選擇合適的高管對公司的發展無疑至關重要,無論是艾默生還是歐萊雅,到去年為止,在約百年的歷史上也不過經歷了三位或者四位CEO。穩定的高層交替保證了公司管理和企業文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保證了公司的持續健康發展。而蓋茨的舉動,其意義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