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國外商業銀行相比落后很多的情況下,國內商業銀行要在短期內來一個全面“大躍進”是不現實的。但是,形勢擺在面前,不進則只有死路一條。所以,當務之急就是結合自己的實際,在最能培育出競爭優勢且最能在短期內見效的地方著手,相比之下,網點和服務可以作為戰略首選。正如朱教授所言,國內銀行的網點不是太少而是太多,這點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國外銀行不可能在短期內重新建立一套自己的網點。至于服務,雖然目前未必已經到了堪稱優勢的地步,但在前一個優勢的帶動下,如果將抓服務作為整個銀行“改頭換面”的突破口,帶動觀念和技術的全面突破是有可能的。
與此同時,合作也是必然的選擇,對雙方而言都有合作的基礎和必要性。這一點中國幾大商業銀行早就認識到了,并且都已經與國外的競爭者們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但是,必須明白,合作不是最終目的,最終大家都還是要競爭的。合作的唯一目的就是贏得時間,學習經驗--抓緊學習國外同行的在經營管理、金融產品、運作機制、組織結構、業務技術方面的經驗,提高創新能力(包括業務創新、產品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實現整個產業的升級,爭取在5年以后正式“肉搏戰”開始時將差距減到可以競爭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