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德做了什么使得惠普這個“大家伙”終于走上正規?說起來似乎也很簡單:找人,他找來的包括PalmOne前CEO布拉德利在內的一大批能干的人發揮了重要作用;回歸簡單,將惠普按照產品線重新整合成相對獨立的三大集團;改革薪酬制度,廢除了前任實行的過于復雜的獎勵制度……總的來說,與卡莉大刀闊斧的改革相比,赫德干的似乎都是一些敲敲打打的零碎活,然而現在是赫德獲得了成功。
不知道赫德是否知道中國的老子,是否知道“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句話--老子認為治理大國不能經常變動,應該就像“烹小鮮”一樣,如果經常翻動,就不成形了。他上任之初,面對著外界預測他將分拆PC業務的傳言說:“我可不會這么說,因為我們現在不能再像從前那樣每隔15分鐘就爆發一次地震了。”
卡莉時代惠普“一年一大變”,人們有些無所適從了。赫德迎合了人心思穩的需求,終于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
但是,且慢,難道可以就此得出結論:卡莉錯了,赫德要好過前任很多嗎?恐怕也不能這么認為。如果一個人吃到第七個燒餅的時候飽了,并不能說前6個就不用吃了。從赫德的所作所為來看,他并沒有改變卡莉的戰略,連他自己也承認自己并不是戰略家,某種程度上,他正沿著卡莉制定的戰略路線在走。
所以這件事情給我們的啟示就是:一個企業在不同的時期,需要不同類型的CEO。如果一個CEO不能在兩種類型當中轉換,他可能就要被換掉。卡莉上任之初,惠普很明顯非常需要改變,她幫惠普進入了轉變,但是原來沒有擔任過大公司CEO的她在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之后卻對再一次恢復平衡感到力不從心。這時,赫德來了,擅長于成本管理的他正是董事會目前最需要的。
最近倍受媒體矚目的“黑馬富豪”嚴介和很自得地講過這樣一件事:太平洋建設收購上市公司ST縱橫后,5個月3換ST縱橫總經理,3任新官3把火,把這家瀕臨危境的老企業救了起來。第一任總經理,一把“猛火”燒斷了各種關系,精簡了27個子公司,與員工關系卻處得水火不容;第二任總經理,燒的是“溫火”,處理好了員工關系;第三任總經理點燃了“發展恒火”。
看來,“前人載樹,后人乘涼”的故事,并不是惠普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