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低迷的商業環境迫使美國企業的最高領導者們放棄獎金時,不可能有首席執行官會大膽到索要獎金——也許我們要說幾乎不可能。
美林 (Merrill Lynch) 首席執行官約翰-塞恩 (John Thain) 要求在2008會計年度獲得1000萬美元的獎金,但卻未能如愿。而這正是大勢所趨。今年,隨著包括贏得諸多贊譽的首席執行官勞埃德-布蘭克費恩 (Lloyd Blankfein) 在內的高盛 (Goldman Sachs) 高管們紛紛無緣獎金,這一趨勢開始席卷美國。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首席執行官 John Mack 已連續第二年放棄獎金。同時在瑞士,瑞銀集團 (UBS) 的高管們也已表示他們將放棄這筆可觀的收入。
圖: 華納音樂集團 (Warner Music Group) 首席執行官 Edgar Bronfman
圖片:沒有獎金的企業高管
圖片:保護首席執行官的代價
15位收入最高的年輕首席執行官
在“自家”廣告中亮相的首席執行官
圖片:十億美元級富豪的撲克游戲
就猶如坍塌的多米諾骨牌一樣,預計全球其他首席執行官們也將紛紛效仿,與高達1000萬、2000萬甚至3000萬的“圣誕禮物”說再見。一些人稱首席執行官的分紅或許會重回這一水平,但要等到何時?上一次的經濟大蕭條或許會告訴我們答案。
首席執行官們的底薪或許會保持穩定,但是隨著股價的大跌以及獎金的消失,他們的薪酬將持續大幅縮水。如果2001年的經濟衰退能夠給出一點提示,那么發薪日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有所減少。
福布斯 (Forbes) 首席執行官薪酬數據顯示,2000年科技泡沫破滅后(標志著長達18個月的經濟衰退的開始),500家規模最大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們的收入連續三年有所降低。最大降幅發生在2003年,他們的年度總收入在一年內平均降低了36%,跌至620萬美元。首席執行官們的收入在2004年回升了8.3%,并在2005年大幅提高了54%,這可歸因于股票大漲。自2003年以來,首席執行官們的收入在去年首度出現了下滑。
2007年,遠在人們意識到經濟衰退開始之前,企業的巨額財務虧損使500家規模最大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們的收入下降了15.2%,年收入平均降至1280萬美元。這可能只是長達數年的收入降低的開始,盡管這個數字仍是那些首席執行官5年前收入的兩倍。
薪水和獎金的總額遠低于企業發放的股票的價值,因此首席執行官的大部分收入高低變化都取決于公司股票。但是獎金通常是第一個被削減的對象,因為它們是衡量業績好壞的直接標準。
去年,首席執行官們的獎金為230萬美元,降低了11%。在2001年經濟衰退之后,他們的獎金在2002年降低了21%,平均降至134萬美元,隨后在2003年降低了2%至131萬美元。
全球管理咨詢公司 Hay Group 高級顧問 David Wise 表示:“獎金往往是經濟狀況的滯后指標。只有經濟全面復蘇之后,我們才能看到獎金恢復至去年的水平。”
2007年,高盛 (Goldman Sachs) 首席執行官布蘭克費恩在美國首席執行官中收入排名第八。(甲骨文 (Oracle)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勞倫斯-埃里森 (Lawrence Ellison) 以1.922億美元的收入排名第一。)布蘭克費恩單是獎金一項就接近2700萬美元。這家自命不凡的華爾街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今年放棄了自己的獎金,因為與其他同行一樣,高盛也已進入了艱難時期。
全球其他企業領導人也體會到了收入的減少。總部位于蘇黎世的瑞銀集團表示,該集團包括董事長彼得-庫勒爾 (Peter Kurer) 和首席執行官 Marcel Rohner 在內的12位高管都將放棄2008年的獎金。瑞銀表示,這甚至是他們的整體管理層薪酬結構。
在英國,收購了已破產的雷曼兄弟 (Lehman Brothers) 的投資銀行和貿易部門的巴克萊銀行 (Barclays) 表示,該公司首席執行官 John Varley 今年將不會得到任何獎金。巴克萊高管 Frits Seegers、Chris Lucas 和 Robert Diamond 亦是如此。據某些報道稱,Diamond 本來可以拿到約2200萬美元的獎金。
總部位于紐約市的 Hodak Value Advisors 的薪酬顧問 Marc Hodak 補充說,今年首席執行官們的收入水平可能要降低30%至40%。
他說:“我們將回到原點。”但是金融服務業可能要和其2007年的高額獎金永遠說再見了,因為華爾街去年的那種業務模式已成明日黃花。
Hodak 說:“他們已無力對抗與獲得獎金相關的風險。”金融業的首席執行官們將不得不另尋其他途經,以獲取大把鈔票作為自己的年終獎。最有可能的一種情況是,至少兩年內,他們的獎金將不可能出現上漲。
本文特供世界經理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