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2010年1月,C副總裁來到營銷中心兼任總監。營銷中心原有兩員大將,Y副總監兼任市場部經理,負責全國代理商的管理工作;G副總監兼任企劃部經理,負責全國市場的宣傳工作。3月的這一天,Y副總監憂心忡忡地來到總監辦公室,匯報去年在公司排名前十位的山西長治代理商決心脫離公司,終止合作。C雖然很鎮定,但內心卻又是擔憂又是惶恐,自己剛剛上任,自問無失德之處,怎么一上來就失去了如此重要的合作伙伴?這樣下去,如何是好? 起因是年初的一件小事,公司要求長治代理兌現新品提貨的承諾,但代理商因自己沒得到提貨獎勵而拒絕提貨。這種小沖突在渠道管理中比較常見,因此就中斷雙方每年數百萬的合作是不明智的,雙方都會損失幾十萬的年利潤,何至于此呢?這成了C百思不得其解之處。
道理:
從廠商關系的博弈學上,這可看成是代理商發出的威脅。在不起眼的小事上發作,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地位。但處理不當,羞刀難入鞘,最終導致雙敗的局面還是有很大可能的。剛上任的管理者,往往會遇到此類事,被管理者只要抓住一點點自己有利的地方,就讓你好看。
背后道理:
不是代理商讓公司好看,而是Y副總監在讓公司好看。多了解一下背景就可以知道,Y副總監與長治代理是多年的鐵哥們。Y在接受代理商反饋意見時,起了煽風點火的作用,導致對方從發牢騷上升到提威脅。那么,為什么Y要這樣做?他在考慮自身利益,一是讓公司知道其重要性。由于不是老板心腹,Y雖手握重權但始終
擔心位置能否穩住,所以到領導一籌莫展時再收拾殘局,會加強自己的地位。二是發泄不滿,由于C比較信任G副總監,自己覺得受了一些氣,借此事可以給領導出點難題。
解決方式:你從你個人利益出發,我從你個人利益解決。把此事交與Y副總監處理,讓其親赴長治。沒挽回局面,說明你這么多年市場部經理白當了,這對你地位損害更大。解鈴還需系鈴人,堅決拒絕其派別人前往的建議。最終,一周后此事風平浪靜,代理商繼續與公司合作。
大道理:
A、策略問題。營銷總監必須保持與主要代理的密切接觸,否則就會被架空。總監與總裁、副總裁是不同的,親力親為的事要更多。總監擁有比副總監、經理更多的資源,所以更容易處好渠道的關系。如果開始輕閑了,就會越來越累。
B、策略問題。協調幾名同級下屬的關系相當重要。要把競爭控制在不影響合作的范圍內,出現危險性質的矛盾苗頭,要盡早解決。下屬在上級心目中應都是第一,只不過分別是另起一行的第一。對親近的下屬要小事不幫、大事幫,不能事事偏向造成明顯的圈子。
C、戰略問題。市場部經理竟能以犧牲代理商和銷量為代價,換取個人微小利益,這說明企業的激勵機制還很不健全。向前與向錢無出路,員工如水,自會找自己利益的捷徑。
總結:
激勵機制是所有問題的根源,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那么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管理問題。激勵完善,企業的事就分解為員工自己的事了。激勵不完善,企業的資源就往往浪費在沒事找事的過程中。
北大縱橫企業管理咨詢公司是中國起步最早,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企業管理咨詢機構.它先后為國內近千家企業提供一流管理咨詢服務,其中三分之一為國內500強或上市公司,積累了豐富的管理咨詢經驗。公司與政府各主要部門、各行業協會、各研究機構、各高校建立了廣泛聯系,從而使得公司擁有眾多的專家為公司項目的運作把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