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許多制造商為國外企業提供生產服務,它們的許多產品并沒有自己的品牌,也就是沒有自己的個性、價值或者與眾不同的外表。這些商品的價值的最大部分仍然是被具有強有力的市場和品牌影響力的外國企業所把持。
相比之下,日本和韓國的企業多年前就學會如何建立一個強勢的品牌并且很好地掌握了建立品牌的方法。索尼、豐田、三星、LG 等品牌就是很好的例子。
如今,來自西方企業的品牌大量充斥著中國市場的所有行業,中國企業急需解決這個歷史性的品牌建設較落伍的問題。
國內不乏有遠見的企業,它們急欲走向國際市場,但需要品牌戰略來提升它們的價值或進一步強化品牌管理能力。正如西方國家的企業經歷過產品營銷、概念營銷、信息營銷、整合品牌營銷等品牌演化的不同階段那樣(見下圖),中國企業也需要進行品牌改革。
把品牌放到戰略的最高層面
然而品牌改革需要管理層的決心、足夠的資源和一個連續的、遍及全公司的品牌管理方案。中國企業管理層的品牌觀念較落后,許多公司仍然把工作重點放在其產品的質量上,而忽視了其產品和服務在情感方面的提高。
品牌要取得成功,需要CEO作為公司中品牌的主要提倡者和扶持者,這樣才能帶動整個企業來實施品牌戰略。管理層對品牌戰略具有熱情和天賦的公司已經這樣做了,面對日益激烈且消費者品牌意識不斷提升的環境,所有高級管理層都必須能夠代表和領導品牌。
CEO要受到品牌價值的驅動,對品牌的構成及品牌間的差異性有深刻的理解。另外,在企業內部還需要對品牌進行評估,制定近期將實行的品牌策略及進行品牌的投入-產出分析和新品牌預算。一個成功的CEO,享有信譽和尊敬,不僅僅是因為其商業天賦和組織能力,還因為他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學識,以及對品牌的洞察力。
IBM是國際最具品牌優勢的品牌之一,它的董事會和管理層在品牌策略上花費了大量的寶貴時間。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IT業,IBM之所以這么快就能產生巨大收益,是與他們一貫強有力地進行品牌建設分不開的。
品牌兌現需要驅動
品牌的戰略就是承諾與兌現。成功品牌通過一套品牌驅動因素來兌現其品牌承諾。首先是產品。產品是品牌的關鍵組成部分,包括創新、設計、特性、質量和可信度。
第二是服務。當顧客購買一件產品時,他們同時也購買與之相關的服務。
第三是傳播。一個品牌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傳達其在技術、功能以及情感上的優勢。
第四是客戶關系管理。如某個客戶能夠成為忠誠客戶的話,通過品牌投入獲得的價值將明顯上升,因此客戶關系管理已經成為品牌價值趨動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五是顧客對品牌的全面體驗。全面體驗體現于顧客與該產品的每一個接觸面,其中包括產品的功能與可靠度,但全面體驗絕非僅限于此,它還包括店鋪的設計、布置與氛圍、與銷售人員接觸交流、服務熱線以及與顧客日常生活產生的任何聯系。
品牌是投資而非支出
每個品牌驅動因素都需要投入,而整體投入的多少往往由決策者根據經驗、工具、方法和數據作出決策。我們在實踐中發現,中國的CEO和管理團隊仍舊將品牌市場推廣看作是損益表中的一項支出而不是資產負債表中的一項投資。實際上,許多擁有知名品牌的公司,其市場價值往往比它們賬面上的價值要高得多,且品牌經常以各種各樣的方式進行交易、出賣或者為了財務目的將其做抵押物。
中國目前擁有建設下一代強勢品牌的眾多良機,中國企業應該以足夠的資源和資產來把握品牌建設的機遇。中國文化底蘊總是以長遠的目光來衡量一切,讓這個文化優勢也對即將到來的品牌變革產生影響吧!
brandinsight博蘭賽特品牌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專門從事品牌管理顧問服務,擅長處理品牌流程各個不同階段的問題和轉變,強調品牌的統一協作,務求讓品牌策略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得以充分發揮。品牌財技擁有來自不同文化、背景、教育并且在各個品牌領域里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的品牌顧問,為企業提供的一體化品牌服務包括:品牌戰略、品牌傳播、品牌評估、品牌價值管理和品牌教程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