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一個荷蘭人用一臺普通的電視機稍加改裝,接收并復現了幾米外一臺正在工作的計算機屏幕上顯示的信息內容。
同年,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其“明日世界”節目中報道了另一則更具戲劇性的新聞。一輛裝有VAF天線、一臺電池供電的普通電視和其他價值約50美元 電子設備的小貨車,開到荷蘭郵政電信總局處理機密信息的大樓附近,車中的電視機上清楚地顯示出大樓內信息。計算機主機、鍵盤、打印機等都會造成信息泄漏, 只是接收、分析計算機不同部分信息泄漏的難易程度不同而已。
1989年,Smulders發表了截獲計算機RS-232總線信息的實 驗。Smulders用一臺普通的短波/調頻收音機成功地截獲了幾米外RS-232總線上傳遞的數據。若使用更先進的接收裝置,接收距離還可大大提高。在 距計算機10米范圍內,接收計算機,圖形卡、CPU和RAM信息是可行的。以上是公開報道的幾起計算機泄漏的實例,所使用的都是非專業的竊取設備。美國在 某些情況下可在1千米以外接收并復現民用計算機的信息內容,這還是屬于硬件泄密的問題。
互聯網絡已有2500萬用戶,而且每年它的客 產要翻一番。這是走向信息高速公路的第一步,它只有一個缺點,就是開放式,誰都可以通過。利用不太復雜的設備和不太高的技術,一切都可存取:照片、影片; 報紙、檔案或秘密評論。雖然隱私權很容易被侵犯,可以很容易獲取某個人的信患,但信息管理,特別是對所有流動信息進行審查卻遇到難題。網絡上所有信息轉變 為“1”和“0”進行高速傳遞,在這樣的“二元世界”中,要在某個國家邊境線上檢查所有的通訊內容,從費用與效果相比的角度來看,事實上已不可能。利用網 絡為所欲為,這種行為本身就宣告一切都以國家為基本單位的時代將結束。但是,美國政府為對付犯罪和保護電子通訊的機密,命令國家安全局研制所謂的限幅器芯 片。這是一個幾毫克的硅片,可使通訊加密不受侵犯,不過美國政府留了“后門”,只有國家可以打開它,用它偵察其公民的所有通訊。然而一個叫菲·齊默爾曼的 人發明解決了通訊的保密問題,使美國政府的計劃告吹。1994年10月美國報紙大量報道了一件案子,并由此引發一場關于信息高速公路自由的大辯論。現年 41歲的菲利普·齊默爾曼是一個電腦天才,他發明了在交互式網絡上傳輸的電子信息不受破壞的加密系統。交互式網絡是世界最大的信息網,能夠通過電話使全球 所有的計算機聯網和在瞬間傳輸大量的信息、文件或郵件。成千上萬的政府部門、大學和一些電信信息服務機構已經與它連接起來。然而網上的信息保密性很差,不 過菲利普·齊默爾曼能夠對付這種情況。1991年,齊默爾曼用他的加密程序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這一軟件能夠保護所有的信息傳遞。齊默爾曼已經料 到:加密程序將走向全世界,因為它是對付“計算機犯罪”的唯一手段。這一發明本可使他成為億萬富翁,但他卻面臨坐牢的危險,美國政府用齊默爾曼發明的程序 來對付他本人。菲·齊默爾曼無償地把他的軟件分布到交互式網絡上去,幾天之內數以萬計的計算機復制這個程序。這是在同政府對抗,破壞了政府對通訊進行全面 檢驗的計劃。國家安全局承認,要對加密程序解密,就要研制一種新的芯片,它能夠每秒測驗10億個檢驗位,目前這根本不可能。克林頓政府不得不認輸,限幅器 這一偵察芯片就要被扔進廢紙簍。齊默爾曼救了交互式網絡,可是卻觸犯了美國法律。出于國家安全的考慮,美國法律禁止出口與加密有關的技術,海關當局已經以 聯邦政府的名義提出起訴。聯邦調查局稱在黑手黨和販毒者的計算機里發現了他的軟件,齊默爾曼進行辯護,他搬出美國憲法的第四個修正案,該修正案保護公民不 受“無理的搜查和扣押”。交互式網絡的游擊戰土在具有犧牲精神的保衛者菲利普·齊默爾曼的率領下,在這方面贏得了頭一個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