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產中,首先,按配方準備好制作金屬粉末的原材料,啟動中頻,按熔煉工藝的要求,放入金屬開始溶煉,一般容易氧化的金屬在熔化的后期放入。當本爐的金屬全部在爐內熔化后,進行造渣,去除金屬液中的雜質,然后進行脫氧。在此同時,啟動高壓水泵,(對于氣霧化,則是打開氣閥。)使霧化系統處于待命狀態。操作人員各就各位,作好霧化前的準備工作。準備好以后,開始進行金屬粉末的霧化,此時霧化現場噪聲很大,對于采用五十到六十公斤爐子的,正常的霧化時間在五分鐘左右。如果爐子的容量大,霧化的時間就長,有的長達半小時以上,這就會造成爐內的金屬液前后的溫度相差較大,為了保溫,還得不斷對爐內的金屬加熱,長時間處于液態下的金屬,會不停地氧化,隨著金屬元素的燒損,其化學成份也會發生變化,結果,生產出的金屬粉末,出現色差,總的含氧量增大,有時成份也會發生偏離。所以,為了減少金屬液的氧化,金屬熔爐采用五十到六十公斤的比較好。
凝固后的金屬粉末,在高溫時還是相當容易氧化的,所以須在無氧或低氧的環境下讓其冷卻到室溫,才能減少粉末的含氧量。如果是采用水霧化法制作的金屬粉末,還得進行干燥處理。在干燥時,須根據金屬粉末對氧的敏感性,采用不同的烘干方法。容易氧化的金屬粉末,要采用真空干燥方法。干燥后的金屬粉末,先取樣進行化學成份的化驗,如果合格,再按用戶的要求進行篩分,包裝入庫。對于同種的金屬粉末,篩下物可作為回爐粉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