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優勢
01高層建筑物如果現場堆放條件受到限制,采用滑模比較好,而且施工速度快,降低模板損耗率;5氖┕な峭ㄟ^油泵的壓力,使卡在支承桿上的液壓千斤頂,帶動千斤頂架支承整個操作平臺及向上提升內外模板,吊架具有施工連續性和機械化程度高、速度快、混凝土連續性好、表面光滑、無施工縫、材料消耗少、能節省大量的拉筋、架子管及鋼模板以及施工安全等優點。
02構造簡單,施工進度快,保證施工安全與工程質量等特點。液壓滑模施工是優質、高速、造價低的施工工藝,一次組裝1m多高模板,即可連續澆筑混凝土,不間斷滑升模板,連續成型,直至達到設計標高。一組筒倉可以一次組裝滑升,不用支腳手架,不重復支模,每天可以滑升2.5~3.5m,最高可達5m,工期只有普通模板的三分之一,可降低成本15%~20%,混凝土連續成型,結構整體性好、使工程質量得以顯著提高。
03高層建筑的豎向結構主要是核心筒體、剪力墻、框架柱、框架梁是結構質量和工期進度控制的重點,這些構件可以采用滑模施工。
滑模裝置主要由模板、提升架、圍圈組成,由主操作平臺、上輔助平臺和內外吊腳手架組成的平臺系統,由液壓控制臺、油路和支承桿組成的液壓提升系統;Qb置的設計主要針對上述三大系統進行設計。
滑模施工的重點是抓住施工方案的選擇、人員的組織培訓、滑模裝置組裝與拆除、水平及垂直度的控制及糾偏、水平樓板交叉處的處理以及安全質量的技術控制。
技術要點
混凝土質量
(1)要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工作,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混凝土質量優劣的科學依據也是保證滑模工藝施工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之一。
(2)混凝土的原材料要按照配合比的要求,保證所用原材料的質量,要求混凝土廠家選用質量優良的原材料。
(3)混凝土的入模坍落度,這一點對混凝土的輸送、保溫、初凝時間和工作度都有一定的影響。
(4)混凝土的和易性(工作度),對保證順利滑模施工有較大影響。
混凝土施工
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應注意:
(1)不要污染鋼筋,否則,鋼筋上的混凝土既不易清理,又影響工程質量和下道工序的順利進行;
(2)均勻澆筑混凝土,包括澆筑速度和澆筑高度;混凝土要分區分層等厚度澆筑振搗,不得從吊斗或布料桿中直接澆入模板內,應均勻布置,卸在受料平臺上,再用鐵鍬迅速轉移到模板內。
模板滑升
初滑階段
滑升行程要少,主要目的是對整個滑模裝置進行帶負荷檢驗,避免粘模,檢查出模強度,確定出模時間和滑升速度。
正;A段
按每層澆筑200~300mm相應滑升9至12個行程,其中每隔20~40min滑升1至2個行程滑升速度和出模強度要相協調。
鋼筋的制作與安裝
由于滑模施工中頂板和墻體連續進行,鋼筋制作與安裝的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工作環境條件差,交叉作業多,在安排勞動力過程中要加強和其他工種的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地保證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
滑模施工的糾偏
(1)千斤頂墊鐵糾偏法利用鋼墊板將千斤頂底座偏移方向的一側墊高,迫使千斤頂連同支承桿偏離偏移方向,帶動平臺及模板系統作定向滑升,從而達到糾偏、糾扭的目的;
(2)改變模板坡度平臺、模板滑升到適當高度后,將模板坡度朝糾偏方向調校,然后澆筑混凝土,再繼續滑升時,利用新澆混凝土的導向作用,迫使平臺及模板系統偏離原滑升方向,向著糾偏方向滑升,從而達到糾偏、糾扭的目的;
(3)頂輪糾偏法是利用已經出模且具有一定強度的混凝土墻體作為支點,通過改變糾偏裝置的位置而產生一個外力,在滑升過程中逐步頂移平臺及模板系統,以達到糾偏目的。
安全技術要點
(1)滑模施工設計時,必須注意施工過程中結構的穩定和安全。
(2)滑模施工工程操作人員的上下,應設置可靠樓梯或在建筑物內及時安裝樓梯。
(3)采用降模法施工現澆樓板時,各吊點應加設保險鋼絲繩。
(4)滑模施工中,應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分散堆載,平臺不得超載且不應出現不均勻堆載的現象。
(5)施工人員必須服從統一指揮,不得擅自操作液壓設備和機械設備。
(6)滑模施工場地應有足夠的照明,操作平臺上的照明采用36V低壓電燈。
(7)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及醫生認為不適于高空作業者,不得參加滑模施工。
(8)應遵守施工安全操作規程有關規定。
(9)滑模平臺在提升前應對全部設備裝置進行檢查,調試妥善后方可使用,重點放在檢查平臺的裝配、節點、電氣及液壓系統。
(10)平臺內、外吊腳手架使用前,應一律安裝好輕質牢固的安全網,并將安全網靠緊筒壁,經驗收后方可使用。
(11)為了防止高空物體墜落傷人,筒身內底部,一般在2.5m處搭設保護棚,應十分堅固可靠,并在上部鋪一層6~8mm鋼板防護。
(12)避雷設備應有接地線裝置,平臺上振動器、電動機等應接地。
(13)通風設備除電鈴和信號燈外,還應裝備3至4臺步話機。
(14)滑模在提升時,應統一指揮,并有專人負責量測千斤頂,升高時出現不正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止滑升,找出原因,并制訂相應措施后方準繼續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