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變形過大比構件破壞“更常見”。按正常設計,一般很少會出現構件破壞的事。但實際工程常常出現變形過大(包括裂縫)的事,誰看了都膽戰心驚。設計人好沒面子。本人的教訓:一個工程的樓板厚度不足,雖不會破壞,但在未裝修地面時,人一跺腳就顫。
二、基礎設計時,要重視地基承載力、沉降等計算,做好地基處理,保守點沒壞處。基礎設計時不必過分放大
因為地基沉降比基礎破壞“更常見”。由地基沉降造成的建筑物傾斜、開裂等現象很多,但好象沒幾個人見過基礎破壞的事故吧。
三、遇到濕陷性黃土一定要認真處理
因為在濕陷性黃土比液化“更可怕”。濕陷性黃土一旦遇水就玩完,實際情況是常常會漏水。液化只有在地震情況下才有問題。
四、柱子設計多考慮安全性,梁板設計多考慮經濟性
因為柱子壞了比梁板壞了“更可怕”。柱子一旦壞了會造成大面積倒塌,而且不好補救。梁板壞了一般不至于大面積倒塌,也容易補救。
五、一定要重視構造
因為構造不正確比構件配筋不足“更可怕”。構造不正確往往會造成隱性的、極大的薄弱環節。配筋稍有不足,一般不會出問題。
六、重視填充墻的構造
因為在框架結構中填充墻出問題比承重構件出問題“更常見”。許多人全身心地投入承重構件的計算,忽視了填充墻的拉結、砌筑、抹灰等問題。結果工程還沒完工就出現了墻裂縫,抹灰空鼓等現象。工程還沒完就讓設計人現眼。這一點在2010版的抗規中專門增加內容進行了強調,所以在設計是一定要按照新版抗規的相關要求進行設計。
七、混凝土結構懸挑構件要加強
因為懸挑構件比其它構件“更可怕”。懸挑梁一旦出問題,往往就從高空落下去了。超靜定結構的梁壞了,一般是個大裂縫,很少會掉地下。
八、單獨算一次正常使用情況下的配筋
因為正常使用下的破壞比地震破壞“更可怕”。正常使用下結構壞了,肯定會有人找你的麻煩。
九、概念一定要清晰
因為概念錯誤比計算錯誤“更可怕”。概念錯了就全錯了,往往沒救,而且下次還會錯。計算錯了往往是局部錯,好補救,下次就不會錯了。
十、考慮施工的方便性
因為施工不到位比設計時少配一根鋼筋“更可怕”。施工不到位(如節點處砼不密實),你的設計全部白搭,出事的機率很大。設計中少配一根筋,一般能僥幸不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