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輪工法”的命名
一般的管幕法是采用專門的管幕頂管機,通過管與管之間的鎖口連接形成封閉或半封閉管幕,然后在管幕圍護下實現地下空間非開挖施工。該種新型的“管幕工法”和傳統管幕工法略有不同,是采用小斷面圓形盾構機,將多個小斷面組合成圓形念珠狀的管幕結構,待完成所有管幕施工后,在內部進行土砂挖掘,從而構筑大型地下空間。該工法形成的一體化混凝土結構猶如左輪手槍的轉鼓式彈倉而被命名為“左輪工法”。
左輪工法施工效果圖
施工順序
先行盾構機采用混凝土管片拼裝,隨后在先行盾構隧道內灌注填芯混凝土;先行盾構隧道填充完畢后,后行盾構機開始掘進,并切削先行盾構隧道的一部分,并采用鋼管片拼裝后直接澆搗ECL混凝土(擠壓混凝土襯砌)的方式將2條隧道進行接合。最后在后行盾構隧道內灌注填芯混凝土,形成圓形管幕結構。
工法特征
該工法施工形成的隧道襯砌可采用素混凝土結構或鋼纖維混凝土結構。
利用后行盾構機切削先行盾構隧道結構,實現管幕的接合。
管幕結構
通過在隧道中注漿(一次注入)完成止水施工,并在后行盾構機中心鉆孔時進行止水性能確認,必要時可以通過二次注入保證交界面的止水性。
通過改變先行及后行盾構機的切削幅度,可以逐漸調整圓形管幕的內空大小。
內空斷面調整模擬圖
適用范圍
新型的管幕工法適用于隧道分合流部的擴挖,以及軟弱地層的地下大空間構筑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