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級水利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小型農田建設的行業管理,統籌本行政區域的城鄉水資源配置,協調各方面力量,實現資源的優化組合。要進一步完善現有項目的審批、資金使用、施工建設、運行管理等辦法。在工程建設中,要嚴格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項目招投標制、合同制和建設監理制,以確保工程質量。工程建成后,要加強行政管理、資金管理、成本管理以及經營管理等,認真貫徹為生產建設、為農民服務的方針,既要保證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又要保證工程的良性運行。
2、加強工程建后管護,發揮工程效益
根據各種不同農村水利的特點,需要對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尊重農民意愿,依靠農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條件之下,取得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為主的工程,既要適應市場經濟要求,有償服務,核算成本,降低費用,促使工程良性運行,義要堅持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宗旨。加大人力、物力做到專人負責,采用“村管片,組管線,人管點”的模式,落實管護責任。
3、擴大投資
在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資,用以對現有工程進行維修擴建和改造,以適應當今農田水利發展要求在努力增加爭取各級財政投入的同時,地方政府也要加強對農村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行政領導,積極調動組織群眾參與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充分發揮各級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為了杜絕擠占挪用農業專項資金的現象發生,項目實施單位及時向主管領導和相關部門匯報項目建設情況,與財政部門積極協調銜接,專款專用。進一步完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通過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與村民利益關系密切的公共供給,由村民決定是否修建某個公共工程,修建在何處,如何修建,并由村民民主管理由“一事一議”籌集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