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工程地質勘察常見問題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建設基礎項目與超高層建筑物不斷興建,基坑與基礎開挖深度不斷加深,大量公共建筑物風格迪異,建筑平面與立面發生較大變化,這對主體結構設計與地質勘察專業帶來很多新課題,選擇原有的勘察方法與手段很難符合設計標準與需要,產生一系列地勘問題。
1.1勘察質量與技術問題
(1)建筑地質形態方面主要包括不能精確判定不明空洞、地下物體與形態分布,不能精確確定土層分布與埋深。
(2)巖土參數方面主要包括很難獲取原狀巖土樣,在室、內外難以開展巖土層包括殘積土、粗粒土以及風化巖等試驗,很難確定巖土層主要參數。
1.2建筑工程勘察質量問題
常見勘察質量問題如事物概念不清,勘探點布置不合理,數據采集方法落后,勘察水平偏低,而在工程地質勘察工作中所采取的方法、理論以及計算公式都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偏差,地質適應條件與其物理意義理解混淆,對地質報告闡述的地質條件存在偏差,對于主要建筑工程地質不能精確界定,專業論證數據不充分,存在參數遺漏甚至出現結論錯誤等情況,筆者發現少數地勘人員出的地質勘察報告缺少地質結論,甚至先下結論后勘探等極不負責任等行為。
1.3人才斷檔與流失問題
在建筑工程出現責任事故時責任主體互相推脫,建筑行業的從業人員的事業心與責任感普遍不強,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已經轉化為人才競爭,勘測企業要想獲取更大的市場,務必要重視專業性人才的培養,關注人才引進與培養。當前培養復合型人地勘才是工程地勘行業發展的需求,同時培養具有地質勘察分析素質,能妥善解決地質問題的專業人才,是老地勘工程師的主要義務與責任,在開展建筑工程實踐活動中,要求具有吃苦耐勞精神,注重理論結合實際操作方法,加強專業知識的理解與學習,這也是地勘從業人員必備素質,總而言之,培養專業人才目標更是留住人才。
1.4建筑工程地勘技術管理問題
筆者發現部分勘察單位提供的一些勘測結果報告對于地質章節內容并不是由地質工程師撰寫的,編制報告中缺少專業負責以及校對人員,對于地質報告缺少專業負責人進行嚴審與把關,對于制作的報告以及測繪圖紙存在較多錯誤,同時勘察資質掛靠現象嚴重,勘察水平較低,對勘測設計公司形象產生嚴重損害,甚至延長建筑工程報批周期。
2建筑工程地勘問題處理措施
2.1加大勘察行業的監督力度
為了妥善處理地勘問題,必然需要監管人員要基于勘察市場監管、規劃以及管理,加強勘察合同、剛要的管理與審查,避免出現盲目勘察工作無用功,并重視勘察工作的具體內容,嚴格審查關于地勘報告的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強化質檢部門對勘察市場的監督職能,突出政府主管部門與社會監督組織作用,積極促進勘察行業健康發展,避免因惡性競爭而造成互相壓價等情況。
2.2加強勘察技術培訓力度
勘探設計院需要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在培訓過程中需要集合高新的勘探技術,通過培訓來從找出適合建筑工程地勘行業發展契機,并對這些高新技術理論通過加工,通過傳播手段對從事勘察工作人員做好理論傳遞,同時勘察設計院應以注冊巖土工程師作為個人執業的唯一資質,來規范勘察人員的技術水準,為增強勘察人員業務能力,推動勘察工作水平提高,確保勘察任務順利完成創造良好條件。
2.3細化地質勘察工作任務
勘察單位要對新技術、勘測參數等先進技術內容進行研究,對于在勘探項目中出現問題要究其根本,并從細節去處理上述問題,真正落實好每個施工環節與流程,積極重視工具材料規范應用標準,對提升勘察人員整體素質,增強員工與領導、員工之間協調性與溝通,對于研究的最新測試資料與數據,應用至實際勘察中,做到理論與實際結合,著重分析地質環境與擬建工程間內在聯系,為獲取成熟的勘察技術與作業思路提供理論基礎,勘探單位為了強化從業人員的責任意識,需要將各項勘探任務進行細分,積極落實設計、校對、審核三級責任制度。
2.4加強對重要場地安全評估
勘察人員對重要建筑工程場地展開安全性評估,這也是選擇勘察線路、結構抗震設計的重要基礎,例如某大廈是寧夏銀川地標性工程,勘察人員預先進行場地抗震評估,校對場地的實際地震烈度,并確定建筑工程場地的峰值以及加速度,繪制反應譜及時程曲線等參數,測評建筑工程的地震災害包括軟弱土層情況、液化的不利影響,并對設計人員提供重要依據。
3結語
總而言之,本文主要闡述了在建筑工程勘察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原因,并從上述內容中剖析工作失誤根本因素,同時從勘察行業監督、專業培訓、工作任務分配等角度去解決實際的勘探過程技術難題,夯實技術科研效果,提升勘察能力,為順利完成勘察工作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