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墨客對光這個字情有獨鐘,邊搖扇邊吟詩作賦,張繼在詩中吟道:“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詩人獨自對著漁火含愁而眠,引得閑愁都幾許。“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光就像一個指路人,指引著漁人欣賞到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世外桃源:和平恬靜、與世無爭、人人安居樂業、、、、、、
夜深人靜的時候,萬家燈火已經黯淡下來,唯有校園里的一束燈光亮著。開軒臥躺,燈光刺痛眼眸,整晚輾轉反側,徒有困意,信手拈來被子,半遮面,,頓時憶起白居易詩中的琵琶女:“千呼萬喚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那刺眼的燈光如琵琶女的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你我心中無限事。此時,光和聲音就像一對孿生兄弟,一個光芒四射,一個在耳邊碎碎語。你們在我睡前躁動起來,破壞我的作息時間,擾亂我的習慣,你們在我心中的地位已經由朋友變為敵人,一整晚都和你們在抗戰度過,試問閑愁都幾許,一江春水向東流。
詩人目睹花開花落,心中涌出詩情花意。
閑看花開花落,漫賞云卷云舒,花開花落有人歡喜有人悲;ㄩ_有人贊嘆此時正是賞花時節,有人嘆容顏一去不復返。“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嘆息滿腔愁緒,容顏不再年輕。“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這情景撩撥了我的思緒,雖然花自飄零水自流是自然界的規律,但是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只能輕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此情無待成追憶,往事不堪回首,你落花卻勾起點點往事,此時,本來是朋友的你,卻在這時在我的傷口上撒鹽,我們還是朋友?
朋友還是敵人?因景生情,有人生悲情,有人生樂情,可能因為人的心境不同和情緒的起伏不定,因而,你們被賦予不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