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陽光,真的好溫暖。
一個人漫步在花海叢旁,竟情不自禁地笑起來了。回來后,就沒有邏輯地敲下這些字。
校園里的花兒,草兒,是那么地陽光,那么的美麗。坐在長廊上,凝眸小憩,內心卻如波濤般洶涌。這美好的明媚春光,我是怎么了?無眠的深夜里,我總是在懷念那些和我有故事的人兒,除了想念,還是想念。時光啊,你太匆匆。
越長大,越容易多愁善感,于是楠軒閣里又多了一滴江南淚。江南夢里,江南淚。越長大,越覺得真我真的好難:接人待物習慣了條件反射似的樂觀開朗,開懷大笑,最近回歸的真我,卻被誤以為消極生活態(tài)度,還一味的勸說。我在想:我這樣挺好的啊,一個人就是這般模樣,因為我心里感覺很好。一位大才子跟我說:憂傷,也是一種美。或許,那種憂傷的美,埋進了我的魂里,我的淚里。總是跟心里的人兒說好不開心,好憂傷,即使大瘋一陣,又回到原處。曾經以為我成功地突破了自己的性格,進了學生會,每天笑臉昂揚地接人待物,今天才發(fā)現(xiàn):我好累。于是也就更喜歡了獨處,喜歡獨自靠著躺椅,讀書,發(fā)呆,想念,懷念,還有憂傷。我是那么地享受獨處,甚至有去心理咨詢室去咨詢的打算,想想獨處的快意,又了了然。我果真是個奇葩。
當你想我時,我卻固執(zhí)地斬斷思念的絲;當你們都散去,我卻賤賤地對你說:好想你啊!呵呵。。距離,真的產生美!在家里,會很討厭老古董和毛孩子,回到學校里,我卻孩子般地輕聲跟他撒嬌;沒兩天就一個電話地跟老媽嘮家常,每次最大的快樂就是母親用明快的聲調講述毛孩子的趣事,因為我最愛的母親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她每天不同的聲調和言語,我都能猜出發(fā)生什么事情,快樂的事情總會直接知道,不快樂地就會猜到:或跟老古董抬杠,或毛孩子生病了,或跟鄰居有了心里矛盾,或像我一樣和姐妹們鬧翻了。。然后,我就發(fā)揮社工的作用,下次再通話時,母親的聲調又是那么地歡快而明亮。
歲月悠悠,夢也悠悠。匆匆忙忙的你,匆匆忙忙的我,還有他,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我真的體會過這樣的境意: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尤其是在下雨的陰天里,當即將凋零的枯萎的花朵,在傾盆大雨的重擊下,更是低了頭,我的心也為之一顫,而散落的小雨滴,便是那場景:感時花濺淚;而鳥驚心的動魄,卻不如花濺淚的憂傷,因為鳥兒再怎么凄慘,它有生命,能被我們人類的心所感受,而花兒常常很少人能夠用心去感受,曇花一現(xiàn)般消失在人海中,消失在我們的世界中。人們常說花語,卻總是拿她比喻成什么樣的愛情,其實也許她只想擁有自己的愛情。
其實在圖書館看了這本《去日苦多》-楊憲益寫的,為了不渲染我時常憂傷的基調,還是沒有去拿它,習慣地拿起詩詞講析的書籍。
去日苦多,去日苦多,歸來兮。有一句可以回應它:且行且珍惜。
又想起這首詩,因為每天都在想。期望在理想實現(xiàn)之時,我可以說:我不是過客,是個歸人。
錯誤
作者:鄭愁予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