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健忘患者,東西丟到了哪里別人比我還清楚,家里大門上的鑰匙便是后來配的,原來的那枚后來在我風衣的兜里找到了,發現后沒有驚喜也沒有把它拿出來,因為我已經有了一把,跟它有了感情,正驗證了那句話:后來者居上。
上初中的時候曾看到一部電視劇:男主角A和B感情甚好,還育有一女兒C,一天,B被檢查出患有一種罕見的病,國內是治不了的,A很傷心,幾乎絕望。不久,A將B送到美國醫治,臨走前,B拜托自己最好的朋友D照顧好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到了美國,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救治辦法,B又一次被打上了死亡的標簽,于是她托人告訴自己的丈夫自己已經在美國去世了,讓他務必繼續活下去。那段時間A整天借酒消愁,想著喝死了便能與妻子在天國相聚。這時候D開始照顧A和C,給了他們生活的希望,漸漸地——也許是幾年,他們相愛了,C也認為D就是她的媽媽,世界上最后的媽媽!他們結婚了。五年后B健康回國,但卻看到了那一家三口幸福的畫面、她向他解釋說自己當初是以為自己肯定會死才會那樣告訴他的,自己挨到今天不容易。但一切都無濟于事,或許他給了她一轉念的同情,但是他選擇了后者,堅決的讓她認識到,當初的他已經和之前的自己一起死了。
當時看到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我哭了很久,很同情B,很恨D,是D奪走了原本屬于B的東西,也憎惡A的“喜新厭舊”。但是,若放在今日,我卻要用四個字來回答:人之常情。人是有感情的生物,我們的感情遵循著“就近法則”,不管曾經與某個人多么轟轟烈烈,都不想用自己的“新歡”去換回“舊愛”,因為舊愛已經落滿了灰塵,繼續塵封才是最后的結果,拿出來反而讓自己看不清自己真正要走的路。
結婚之前與前男友愛得死去活來,父母不同意我倆在一起,父親說他都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世間百態也明白了一些,他不想逼瘋我,只是在盡一個父親的義務,從女兒出生的那天起他就知道他要做的就是把女兒交到一個可以信賴的男人手上。因為被愛情沖昏了頭腦,父親的話只讓我當時感動了一下,后來卻不知被丟到腦子里的哪個旮旯去了。
但最后卻陰差陽錯地嫁給了鍵仁,他和寶寶就像我的左右手,我離不開他們,他們也離不開我。
坐在沙發上,扭頭開著廚房里鍵仁那棱角分明的臉龐,心疼地想:這個男人是我最愛的人,在接下來的歲月里我要與他相扶相持,不離不棄。而那以前的種種對我來說都是過去時,都是不能且我也不愿提起的曾經,如果讓我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
那件陳舊的風衣已經被我丟掉了,我知道那枚鑰匙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