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草首次進入我的眼界便是在學習過沈從文先生的《邊城》之后。文中說虎耳草象征美好的愛情,而青春年少的我正對美好的愛情有著及其強烈的向往,便愛上了虎耳草這美麗的意像。
雖不知虎耳草長何樣,但相信它定如玫瑰那般美好,如泉水那般清純。虎耳草,聽,連名字都洋溢著一股溫暖。
第一次見到虎耳草,是在前不久去山里玩時在一個山洞里偶然遇見的,及其偶然的,如故事那般巧合,當時見到此草,腦海里便正巧捕捉到虎耳草三個字,若不是心有靈兮?
我并非首次來到這個山洞,第一次來到山洞是和我初中的一群朋友,純粹性的游玩,探索。當時如走進一個世外桃園,驚恐、驚訝,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第二次是在半年前,為了尋一株蘭草而來。那時正迷戀F,想尋一株蘭草給她做生日禮物,因為此處婉如仙境,以為會有好蘭草。現在想想,大概是電視劇看太多的緣故,也怪,這個洞四面都是崖壁,而且那么安靜,很難讓人相信這里不會有奇花異草,也許只是我當時撲了個空而已,應是如此。
當時輕狂,帶了繩索就獨自來到了洞頂的崖口,離崖口不遠的地方突出來一塊巖石,上面正好長了株蘭草,當時一股奮勁,又把犯險看成一種歷練,又時時想著F收到禮物時的笑容。現在想想若非年少輕狂,怎有如此大膽、沖動。沖動是要受到懲罰的,我腳下的這塊石頭并不是那么穩,我盡量的攥緊繩索,摘到草后就急忙的往上攀爬。我似乎是一個從來不被成功光顧的人,上來之后我整個人都軟了、癱了,卻高興的看著手里的草,卻不知這只是一株稗草而已。現在想想,無非無知幼稚便可形容。計劃失敗了,花沒送成,只留下了那輕狂的記憶。
這次來到山洞本是來玩的,虎耳草的發現是一個偶然,但也似乎是必然。我打小就喜歡奔走山野,擺弄植物,想來虎耳草那么美好的東西,那么可愛的光環,怎能不讓我垂涎。
來到洞內,是弟弟先發現虎耳草的,他舉著草問我這是什么,我順口冒出了句“可能是虎耳草”因為它毛茸茸的葉子,還有那形狀,不正如老虎的耳朵一般嗎。最后上百度查了一下確定了那就是虎耳草,是象征美好愛情的虎耳草,能觀賞,能入藥,有小毒。當時真想多采幾株,但已身在洞外。
虎耳草,是愛情的形象代言,雖有毒,卻被懵懂的男女愛慕,我想應是那毛茸茸的緣故吧,看著就有一股溫暖油然而生。也也許用虎耳草來代言愛情是及其恰當及其合適的,愛情本來就是一種意義上的毒,只是人們都愛上了她美好的一面。
虎耳草也是如此吧,看著它那茸茸而肥大的葉子,怎能不令人心生愛慕,即使知道它有毒,我還是想送一株虎耳草給我喜愛的人,就像想送她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一樣。我會輕輕的告訴她這是一株毒草,我更會讓她看到虎耳草的溫情,就如讓她看到玫瑰的炙熱。
在這一天到來之前,虎耳草是我的秘密,就像虎耳草是翠翠的秘密一般,我曾在夢中多次的見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