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想
摘要:本篇文章是我在學習“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的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后的學習心得,文章包括我的收獲和我的實踐感悟。
關鍵詞:革命歷史,革命精神,發展創新,理想信念
學習革命歷史,弘揚革命精神。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年代,這是無數先輩用鮮血和汗水換來的和平年代,飲水當知思源,我們更要認真學習革命歷史,傳承并弘揚革命精神。步入大學生活后,我常會利用課余時間去閱讀關于黨史的書籍,對我的幫助非常大,不僅讓我增長了知識的儲備量,更給予了我精神上的鼓舞和激勵,遇到困難時不會那樣躊躇不前,而是想著去解決它。學習領悟先輩的革命故事,也讓我更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單純的理論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也要在實踐中用切身體驗來深化對革命歷史的認識,我在假期參觀了位于我家鄉安徽省安慶市的陳獨秀記念館,在解說員的詳細講解下,仔細觀看了陳獨秀紀念館內大量的圖片、文字和實物,形象直觀地了解了陳獨秀先生生平事跡,重溫了中國共產黨在誕生和發展之初那段波起云涌、光輝璀璨的歷史。中國共產黨從一葉小小的紅船歷經無數的驚濤駭浪和艱難險阻成為如今的巍巍巨輪,這是無數共產黨人不解奮斗的結果。現如今,歷史的接力棒已經交到我們這代人手里,我們要用汗水書寫我們的新時代奮斗故事。
夯實專業本領,培養創新思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居于五大新發展理念之首。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必須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要依靠創新,不斷增加創新含量,把我國產業提升到中高端。”國家每一次重大科技的突破都總能激動人心,這背后離不開無數科研人員的辛勤付出。打造創新型國家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它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更是中國從站起來到強起來的需要。科技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只有解決“重要卡脖子技術”問題,才能讓我們真正變得強大起來。
身為一名材料學子,我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廣泛閱讀書籍。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創新,不做“一味躺平”的大學生,時刻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多和一些優秀的學長學姐交流,學會發現問題,勇于探索嘗試,不斷提高自我的科學素養和創新思維。
加強思想建設,逐夢新時代。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要主動加強政治學習,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的光輝奮斗史,從而更加珍惜此刻的生活,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通過新聞媒體等方式瀏覽時勢動態和學習黨中央頒布的決策,在思想上時刻保持先進。通過學習,我熟悉到,我們黨一向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宗旨,把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和方針政策的根本動身點,黨的一切工作或全部任務,就是團結和帶領人民群眾為實現這些利益而奮斗。
通過對黨史黨情等理論知識的學習思考,建立正確的牢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加強自己的職責感和使命感,為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提供動力。同時在平時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我會努力做到樂于助人關心他人,加強和朋友們溝通,盡自己的所能幫助他人,為建設和諧校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今天,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面臨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時代使命。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發揚五四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的新時代。
參考文獻:《治國理政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