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至12日,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金融管理學院“凡人微光”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前往杭州臨安太湖源鎮指南村開啟暑期調研實踐活動,了解指南村的文化脈搏和傳統工藝,為促進指南鄉村文化旅游業與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更好的融合開展調研。
一、鄉村振新,共富指南
7月7日,實踐團來到指南村史陳館,對“七古文化”展開調研,“七古”即古樹、古宅、古姓、古井、古墓、古塘、古道。在調研過程中,實踐團成員了解到,“七古文化”構筑了指南村獨特的風貌,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人文價值,展現傳統文化的光輝與魅力。
圖為“指南十八碗”承人朱文校與成員互動答疑
7月9日,實踐團前往“指南十八碗”非遺傳承人朱文校家。通過深入交流,實踐團成員了解到指南十八碗、太平燈等作為當地獨特的文化遺產,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底蘊。他們深入了解鄉村文化,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希望通過弘揚指南十八碗等地方特色文化,助力實現鄉村共富目標。
圖為暑期社會實踐基地及“普惠金融鄉村共富”工作室掛牌揭牌儀式現場
7月10日,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金融管理學院與杭州市臨安區太湖源鎮指南村攜手,在指南村成功舉辦了暑期社會實踐基地及“普惠金融鄉村共富”工作室的掛牌揭牌儀式。在此基礎上,實踐團成員能深入調研,運用金融知識,為村莊的經濟發展、產業升級提供智力支持,共同探索鄉村共富的新路徑。
7月11日,幣錄南旅團隊攜手凡人微光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精心策劃了一場文化探索之旅——“七古探秘,尋‘寶’指南”。此次活動,實踐團成員旨在喚起更多人對“七古文化”的關注,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動力。
二、工匠精神,凡人微光
圖為成員與麻糍制作師傅林妹妹合影
7月7日,實踐團成員來到林妹妹麻糍工作坊,經過上百次的捶打與翻面,賦予麻糍軟糯的口感。實踐團成員圍坐在一起,品嘗自己制作的麻糍,是對辛勤付出的最好獎賞。在調研過程中,林妹妹的話語中透露出“清白做人,清白做事”的樸素哲理,成員們從中感悟到平凡崗位的非凡匠心。
圖為豆腐作坊前合影
7月8日,實踐團成員跟隨作坊老板體驗從選豆、浸泡、磨漿、煮漿到點鹵、壓制成形的每一道工序。這不僅是一場簡單的制作體驗,更讓學子們深刻感受到了每塊豆腐背后蘊含的匠心。作坊老板表示,他堅持純手工制作,不僅是為了保留傳統風味,更是為了堅守那份對食品安全的承諾。成員們感悟到堅持初心、誠信為本的精神,對應中國特色金融文化中“穩健經營、誠信為本”的核心理念。
學習太平燈表演
圖為成員與太平燈表演傳承人郤小華老師合影
7月11日,郤小華老師熱情迎接凡人微光團隊的到來。成員們跟隨郤小華老師學跳“太平燈”,他們不僅是在學習一種表演形式,更是在體驗一種文化的傳承與表達。這一刻,太平燈不僅是民俗活動,更是青年連接過去與未來,為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注入新的活力。
這段經歷,是知識的積累與視野的拓寬,是心靈的洗禮與成長的見證。展望未來,實踐團的成員們將帶著這份收獲與感悟,以更加堅定的步伐和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到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為鄉村的發展與繁榮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浙金院金融管理學院凡人微光暑期社會實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