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濰坊7月3日電(通訊員 李浩睿)為營造更好的疫情防控氛圍,筑牢社區防控底線,近日,曲阜師范大學“喜迎二十大,丹墨頌黨恩”社會實踐隊伍開展社區治理實踐活動。實踐隊員服從社區統籌調度,參與了社區居民場所碼登記、健康碼查驗、車輛有序停放、樓道文化等活動,為社區治理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志愿有心,服務于行據負責人介紹,通過“站崗行動”,把好關口,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相關措施,筑牢小區防控底線。實踐隊員:“我們對進入社區人員查看核酸檢測情況,亮行程碼和健康碼,測體溫。”實踐隊員根據社區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對進出人員要求行程碼掃碼亮碼,登記消毒等。結合社區需求,隊員在社區進出口定點檢查,對進入社區人員嚴格排查,嚴密疫情防控網。針對當前防疫形勢,實踐隊員還提醒居民做好防疫措施,減少大型聚會、不必要外出等,遵守疫情防控有關規定。
社區相關負責人有序推進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落實。卡口是社區防疫第一道門戶,也是重要環節和關鍵防線。據負責人介紹,值班人員24小時專人值守,優化人員配備、合理安排輪換。組織轄區內常住人口與外來人員排查登記,做好摸排任務。多維整合,走進基層據工作人員介紹,社區內存在一些非機動車擺放位置不正確的問題,甚至有機動車、非機動車占用人行道、盲道的情況。而現行社區管理條例對此現象缺乏明文規定與處罰措施,導致群眾意見較多、時有投訴。在黨的二十大來臨之際,社區為營造迎接二十大的濃厚范圍,整改社區風貌。實踐隊員了解情況后,當即開展志愿服務,將車輛有序擺放在停車棚,并放置監督警示牌,提醒社區居民有序停放車輛。在巡查社區違規停車時,實踐隊員重點巡查安全隱患多發點,對社區主要路口、停車場、公園等地重點排查,對違規車主予以提醒。在此過程中,隊員收集社區居民停車建議十余條,并就此問題向負責人提出相關管理建議。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文明在興盛。現代交通系統的便利性毋庸置疑,但為人們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衍生了新的弊端——車輛隨處停放導致市容市貌有所破壞。在社區內臨時停車時,應避免在在路口、通道口、轉彎處停放,保持單邊停車和順方向停放,避免道路雙向停車。自行車或其它非機動車停放到指定區域,不占用道路、通道、樓道等。文化墻繪,鄉風文明此次志愿活動,實踐隊員們還參與制定了樓道公約和樓道文化墻的繪制。實踐隊員們首先采訪了社區的一些居民,詢問他們對樓道公約所含內容的建議,社區居民積極配合,提出了多條切實有效且可行的規定,其中包括樓前有序停車、遛狗栓繩、樓道窗戶開關、噪音等一系列問題。從樓道小故事,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再到黨的二十大,樓道文化墻也成為傳播黨的聲音、宣傳身邊榜樣、傳遞文明風尚的新平臺。社區樓道文化的建設,不僅美化了樓道環境,讓樓道更具文化氣息,同時也為居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拉近了鄰里之間的關系,傳遞著社會正能量。居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與熏陶,時時刻刻規范自己的言行,對黨的二十大有更深刻的認識,以新風貌、新作為迎接二十大的召開。圖為實踐隊員張貼樓道公約。
疫情防控和社區治理的成效不能囿于一時,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抗擊疫情的人民斗爭取得階段性勝利。不過,當下國內疫情防控還面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巨大壓力,防疫斗爭仍不能松懈。基層社區作為防控第一線發揮了關鍵作用,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在社區調度下得到了更加精準、更加有效的實施,社區的能動作用在此次疫情之下得以充分體現,因此建設更好的社區環境、營造良好的迎接二十大勝利召開氛圍,社區工作刻不容緩。
《國務院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政府主導的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城鄉社區治理體制更加完善,城鄉社區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城鄉社區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社區實踐隊伍服務于疫情防控工作,服務于社區居民。社區服務活動給實踐隊員們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了解基層的機會,青年大有可為,以實際行動迎接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