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是中國長期的城鄉二元體系松動的一群“制度性孤兒”一方面:他們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掙錢,爭取或獲得了另一種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們又因為在城市里,或自身難保,或無立錐之地,無法將他們的子女帶進城里,留在自己的身邊。同時為了生活或生存,他們不能夠輕易的離開自己的工作,不能輕易的離開城市,就是在這種帶不出與回不去的雙重矛盾中,留守兒童雖然有父母,但是他們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離”的現實。他們關乎整個農村教育和社會進步,魯迅曾發出“救救孩子”呼聲,現在是該“救救”留守兒童的時候了。
曾經,自己小的時候也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我十分理解留守兒童對父母的渴望,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愛,但迫于生活所迫,父母不能留在孩子身邊。今天我來到了這個可愛的小孩子家,他看到我來了,竟有一種怯怯的感覺,一下子我竟也有點不知所措。上午的時候,我在旁邊輔導他寫題目,他很聰明,基本上題目都可以很快的寫出來,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他很內向很膽怯,不敢確定自己寫的錯與對,我耐心的教導他并積極的鼓勵他,對他說:“你很棒,相信你自己!”他露出了微笑。輔導完功課,我和他聊起了生活、學習、愛好、人際交往,令我驚訝的是當聊到他的爸爸媽媽的時候,他跟我說:“我不怪爸爸媽媽,爸爸媽媽為了讓我能讓我有更好的學習條件才出去的,可是.....我只是很想他們,每次都舍不得他們。”說到這他濕了眼眶,我也濕了眼眶。我慢慢對他說:“你這么懂事,你爸爸媽媽一定很開心,相信他們知道后也會認為這樣是值得的,他們也一直在想你。”就這樣,一上午的時間在不知覺的情況下過去了。事后我跟他奶奶聊到,他奶奶說這個小孩子很懂事,學習也很好,只是苦了小孩子,說到這奶奶也情不自禁眼淚打起了轉,我在旁說到他是個懂事的小孩子,他會理解的。
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綜合的問題,既牽涉到教育方面,也關乎心理、社會、法律、經濟等方面。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影響的不僅僅是孩子的成長,同時也影響到他們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工作,更遠的會影響到社會的安全,穩定隱患。因此,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及成長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會能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和重要性,從而使大家由自發、自覺到有組織地來關愛、幫助、支持留守兒童,提高農村教育水平,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讓祖國的花朵飽含著生機,期待著怒放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