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生命科學與化學化工學院將暑期社會實踐與生態保護緊密聯系起來,本次社會實踐以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為主線,圍繞生態保護主題,開展了追溯紅色記憶、訪談紅色人物、黨史理論宣講、科學知識普及、探索生物多樣性、助力生態保護、生物調研考察等一系列活動,讓生化學子把專業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增強對國情、社情、民情的認識,既提升了青年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也切實幫助了當地政府和百姓,形成教育、專業、服務“三位一體”的社會實踐模式,讓青春之花綻放在我國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
揚帆展舵,砥礪前行
6月26日,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生命科學與化學化工學院2022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開班儀式在石湫街道蟹塘社區村委會會議室成功舉行。本次開班儀式由團隊成員陳逸瀟主持。蟹塘社區黨總支書記李佳作開場致辭。
青春向黨,賡續精神
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6月24日至6月28日,實踐團走進鄉村,走近基層,赴南京市高淳革命老區新四軍舊址及溧水區蟹塘社區,以“追尋紅色印跡,傳承紅色精神”為主題,通過查尋歷史文獻、尋訪紅色遺跡、采訪調研、實地采風等方式深入開展紅色教育實踐活動。實踐團參與社區黨員固定學習日活動,深入學習“紅船精神”;參觀高淳革命老區新四軍舊址,聆聽英雄故事;開展黨史愛國教育課,傳承紅色基因;走訪慰問蟹塘社區老黨員,堅定初心使命。此次紅色教育活動使實踐團充分領悟到了黨的精神內核,為鄉村振興貢獻了精神力量。
童心港灣,筑夢同行
6月27日至28日,實踐團前往南京市溧水區蟹塘社區,以“童心港灣”為主題,開展兒童教育系列活動,包括“小巧手,大智慧”手工制作課堂、“快樂與思維,碰撞出友誼”破冰游戲、“越自律,越幸運”暑期作業輔導、“七彩童心,垃圾分類我先行”繪畫課堂、“快樂過暑假,安全不放假”暑假安全教育活動等。本次兒童教育活動的開展,增強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充分展示生化學子的責任與擔當,同時為社區兒童帶去關懷,讓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行科普教育,助鄉村振興
為扎實推動科普宣傳工作,提高群眾科技文化素質,全面助力鄉村振興,6月24日至7月5日,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生命科學與化學化工學院“青春獻禮二十大,綠水青山低碳行”理論普及宣講團11名成員前往溧水區石湫街道蟹塘社區,以“行科普教育、助鄉村振興”為主題,通過妙趣實驗、社區采訪、問卷調查等形式開展科普宣傳活動。本次“行科普教育、助鄉村振興”活動,一方面讓實踐團切實感悟到了當代鄉村發展現狀,加深了對農村環境問題的認識與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促進鄉村精神扶貧,提升村民的科學意識。生化學院“青春獻禮二十大,綠水青山低碳行”理論普及宣講團的每一位成員都在實踐中學到了真知、磨礪了意志,并用自己的青春風采和實際行動,為助力社區建設而貢獻青春力量。
青春之聲
雖然實踐只有短暫的半個月,但實踐團感悟頗多。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三下鄉”實踐團隊成員,傾聽青年之聲。
劉芮菡(隊長)
倏忽之間,“三下鄉”活動迎來尾聲,活動從找隊員到團隊成立到現在,有歡笑有彷徨,但更有有堅定的信心。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家參觀高淳革命老區新四軍舊址,在參觀舊址中重現歷史的硝煙,革命的激情在身體里流淌,在整理材料時也不覺潸然淚下,大手拉小手,活力蟹塘行,因為疫情,最后一堂課結束后仍是滿滿的不舍。總之,這一次實踐活動是成長的、溫暖的,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也要像老黨員一樣發揮出價值,讓自己閃閃發光。
莊毓希(隊員)
很開心能夠參加這次“三下鄉”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天,但是也收獲到很多。在教小朋友們進行手工制作時,我感受到了小朋友們豐富的創造能力,當看到小朋友們自己制作出的作品以及他們臉上的笑容,當他們向我尋求幫助,當我教他們制作棒棒糖、眼鏡還有蝴蝶結等等時,我感到很快樂很有成就感。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讓我有機會走出校園,踏入社區,施展才能,增長才干,鍛煉能力,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
躬逢盛世,這是屬于青年人的時與勢;萬里路遙,這是賦予我們的擔與責。下基層工作,不僅能實現個人價值,更能助力國家發展,贏得獨特人生光華。步履不停,熱愛無休,2022年生化學院“青春獻禮二十大,綠水青山低碳行”理論普及宣講團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圓滿結束,讓我們明年再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