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體現。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進“四化”同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傳承和弘揚中華農耕文明等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為做好新時代農業農村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滁州學院“懷遠縣鄉村振興調研小組”出發前往蚌埠市懷遠縣以當地石榴產業為例展開調研。
7月1日,實踐小隊與懷遠縣城市規劃館對接,了解縣內發展實際情況,明確調研期間具體工作安排。我們的實踐小組首先參觀懷遠縣城市規劃館,聽從工作人員指引,詳細了解未來發展規劃,采訪游客對未來規劃的看法,并就經濟發展的問題進行詢問調查,深入了解了各行各業人群關于未來發展規劃的看法。通過訪談我們得知,目前僅懷遠縣現代農業示范區內就有4家企業和38個大戶種植石榴。種植面積從2014年2000畝不到發展到目前的3.5萬畝,政策扶持首先解決石榴產業發展“邁不開腿”的難題,推進石榴全程標準化種植則成為壯大石榴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之后,實踐小隊來到懷遠縣微小企業孵化基地以及工業園區,聽取工作人員對微小企業孵化現狀以及前景的看法,并參觀孵化基地的企業環境,工業園區的生產流水線。深入了解了微小企業的發展前景。當下微小企業正緊緊抓住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的發展機遇,繼續實施科教興縣和人才強縣戰略,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持續優化科技發展環境,進一步增強科技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最后,實踐小隊抵達懷遠縣白乳泉石榴產業園,與種植石榴的農民與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參觀石榴育苗基地,結合風水人情學習石榴經濟的發展模式。親自品嘗了遠近聞名的懷遠石榴。了解了當下政府對特色石榴產業的大力扶持。如今更加重視建園條件、種苗選育、栽培、施肥、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等石榴生產的重要技術環節,將過去定性操作變為定量,對推進石榴全程標準化種植,做大做強石榴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們深刻的意識到要不斷拓展社會實踐活動范圍,挖掘實踐活動培養人才的潛力,堅持社會實踐與了解國情,服務社會相結合,為國家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出謀劃策。堅持社會實踐與專業特點相結合,為地方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為社會創造了新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