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黨史、實踐、紅色精神、新時代。
- 前言
- 調研背景
廣州是英雄的城市,是紅色的基地。我們團隊去往廣州進行為期四天的調研活動,學習黨史,分析黨這百年的積極經驗,并從中總結收獲。
- 調研內容
第一個調研地點是廣州起義紀念館,這是為紀念1927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發動的廣州起義而建立的紀念性博物館。在1927年12月11日凌晨,廣州起義爆發,不過三天,反動軍隊在廣州城內瘋狂進行大屠殺,血流成海。但我們知道廣州起義雖敗猶榮,此次實踐內容便是正確理解廣州起義的積極意義和經驗教訓。它第一次開創了城鄉配合,工農兵聯合舉行武裝起義的先例,第一次公開打出“工農紅軍”的旗號,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和人民軍隊的重大實踐。
第二個調研地點是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這里環境優雅,古色古香。1926年5月至9月,由毛澤東擔任所長的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就在這里舉辦。在這的調研主要針對黨百年來對農民問題的做法及偉大意義,通過了解到農民講習所為黨培養農民運動骨干、推動革命發展做出重要貢獻這一積極意義,去深入研究農民群眾對黨和國家的發展、對革命運動的推動發揮的不可替代作用。
第三個調研地點是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代表大會會址,是迄今黨唯一在廣州召開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全國代表大會,對中國革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這召開,會議的中心議題是討論全體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建立國共合作統一戰線。這是一個充滿爭議的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的重大勝利。重點學習黨為了國家所做的重大決定和決策背后的重重困難,學習黨員精神。
第四個調研地點是楊家祠,是黨團活動重要場所。小小祠堂,記錄了廣東革命風云的巨變,它不僅有廣東革命運動組織活動處的作用,更是見證了一位革命黨人的高尚情懷。此地的調研通過了解楊匏安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的一生,感悟百年黨史這一路無私奉獻的每一位黨員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 調研結果
一個有希望的國家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未來的民族更加不能忘記英雄。從四個地方的調研活動,直觀了解到的廣州起義,中國三大,農民運動等重要革命事件,無一沒有涌現出努力奮斗、不懼生死的英雄們。
最讓我們動容的是廣州起義爆發后,教導團女生隊,女赤衛隊員和由女學生組成的“飛蛾隊”等革命婦女極大的革命熱情。她們積極參加起義,除了承擔宣傳和后勤工作外,許多婦女直接參加了戰斗。其中代表有高恬波和陳鐵軍等人。不得不提的是總指揮張太雷同志的奉獻。張太雷年少時便立下“愿化作震碎舊世界驚雷”的誓言,為此刻苦讀書,最終在廣州起義的戰斗中,發散了自己最大的光和熱。生命定格在29歲,精神永長存。
農講所和三大會址陳列了眾多共產黨人的光榮事跡。在中共三大代表中,有18人犧牲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奮斗征程中,他們將短暫的生命定格在最燦爛的年華,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鑄就共產黨人的信念與忠誠,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陳延年、毛澤民、澎湃、翟秋白、李大釗等等,他們為人民幸福的努力,為新中國崛起的付出,為共產黨壯大的奉獻,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形象,忠于人民忠于黨的黨員精神光輝無比。
共產黨人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無私奉獻的黨員精神給予了中國人民勇于抗爭一切困難,為人民服務的決心。走在抗疫一線、沖鋒搶災一線的大都是中國共產黨員,他們繼承著革命精神,在當代也展示著他們的英雄本色。
(二)注重農民問題,星星之火可燎原
毛澤東說:“我們的同志于組織工人組織學生組織中小商人許多工作以外,要有大批的同志,立刻下定了決心,去做那組織農民的浩大的工作。”農講所便是毛澤東同志組織農民的偉大實踐。培養的絕大多數農民運動干部均走上革命道路,他們奔赴農村,猶如灑向神州大地的點點星火,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勢。
早期,中國共產黨發起組把深入工人、組織工人作為建黨的第一步,經過一系列的實踐,發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后一直關注著農民問題,培養農民運動骨干的大本營,為探索中國革命道路奠定了初始之基。在中國三大會址陳列中,可以看到《農民問題決議案》的展出。1923年,毛澤東第一次來廣州便是參加中國三大。他根據自己從事湖南農民運動的經驗,創造性提出了農民問題,強調了發動農民參加革命的重要性。
回望來路,某種意義上,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組織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的歷史。革命年代,把民眾組織起來找到了贏得戰爭勝利的“偉力”;新時代,面對種種風險挑戰依然需要把群眾組織起來。鄉村振興、走進基層、三下鄉……無一不詮釋了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含義。
(三)悟紅色精神,寫時代新篇章
在楊匏安舊居革命史跡展,我們了解到楊匏安的光榮一生,解說員慷慨陳詞,我們跟隨著講解引導,仔細參觀楊匏安的辦公室,寫的詞句,干的大事,心中不免澎湃不已。楊匏安一生撰寫了大量闡述馬克思主義論文的重要文章和著作,猶如劃破黑夜的亮星,給南粵大地帶來紅色的曙光。我們深刻感受到一名馬克思主義理論戰士的探索精神和開拓精神,一名共產黨人的清廉自守品格和崇高革命氣節。楊匏安是我們永遠的時代楷模。
我們回顧歷史是為了說明現代中國人民一直在探索著,中國共產黨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現代的中國人民非常需要學習好黨史,積極接收正確的黨史教育,感悟紅色精神的魅力。
習近平主席倡導要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百年黨史在新時代依舊鼓舞人心,完美詮釋著紅色精神,在未來也必將紅色精神發揚光大,書寫新的篇章。
- 實踐收獲
“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主席的發言激勵人心,鼓舞青年。將百年黨史和當今黨的偉大決策結合起來看,其中無不是學習黨過去的寶貴經驗,繼承著偉大紅色精神,不忘初心和使命才做出的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正確領導。
學黨史不僅為黨今后發展提供成功經驗,也為我們當代青年的自我發展提供寶貴的成功案例。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學習革命精神,勇于開拓,積極進取,面對困難有無畏的姿態,積極克服;在自我定位上,學習紅色精神,堅持并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遠大理想上,與國家的共同理想緊密聯系,與黨的初心使命融會貫通,響應號召,走向基層,積極參與“三下鄉”實踐活動。
百年黨史光輝依舊,紅色精神熠熠生輝。黨史教育對于每一個人民都無比重要,必不可少,普及黨史教育也勢在必行。青年們應該積極參與進來,成就精彩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