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堂“接地氣”
據悉,暑期尋訪活動包含“尋榜樣”“集智慧”“展才干”三大內容,隊員們自由編組,以同社區樓組小隊為單位,以社區家長志愿輔導員、大學生志愿輔導員為后援,尋訪足跡遍布松江各個街鎮,部分隊員還探訪了外區外省市。大家深入社區村落,通過采訪、調研、紅領巾議事會、職業體驗等多種形式,探究村居治理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和痛點,了解了疫情背景下的小區運作模式,在實踐中歷練、在實踐中成長。
上經貿大附校花園分校七(4)班陸瑤和陳伊可、周逢博三位學生在松江區永豐街道玉榮社區尋訪期間注意到,小區業主隨意停車的現象比較嚴重,甚至連風機房、電機房前等地方都有車輛停放。“亂停車既影響其他業主出行,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陸瑤說,經過前期對小區情況的了解,她和小伙伴們向玉榮居委會提出了三點建議,分別是加強安保巡邏、重新布局小區車位、加強對居民的警示教育。考慮到重新布局車位需要統一規劃協商,幾位學生動手制作了警示牌和標語。
“暑期實踐活動既能加強青少年對社區工作的理解與認知,也能激發他們參與社區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陳偉平介紹,小學部約50個小隊300人,中學部30多個小隊150余人,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與了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互幫互助共進步
讓隊員們津津樂道的是,與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哥哥姐姐們一同參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大家獲益匪淺。上經貿大附校花園分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帶隊教師楊冰逸也欣喜地看到了隊員們的進步。“活動中,大學生與中小學生相互幫助,活動后,中小學的隊員們還在大學生輔導員的指導下撰寫了活動報告,成立了社區紅領巾議事會,為社區發展建言獻策。”楊冰逸說。
采訪中,二(3)班星辰小分隊隊員袁錦樂的媽媽開心地分享了自家孩子參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取得的進步。“和大學生一同走訪了解社區抗疫志愿者的故事,孩子在與人交流、表達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疫情下的凡人善舉也教會了孩子與人為善、樂于奉獻。”袁錦樂的媽媽說。
“不斷拓展‘大思政課’建設工作格局,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秦淑娟介紹,學院的暑期社會實踐已經走過了五個年頭,今年首次牽手中小學聯合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范圍更廣、規模更大、力量更強。后續,雙方將繼續以大學與附校共建的育人基地為平臺,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加強推進包括集體備課、教學研討、專題培訓、資源共享等在內的溝通協作,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協同育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