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青團廣西區委積極搭建高校與社區的雙向交流平臺,堅持常態化走進社區、高校開展座談交流,了解雙方需求,引導八桂青年學生走進社會基層、助力社區發展。“盡我所能,幫助他人,為服務社區貢獻青春力量!”3月25日,由共青團廣西區委、廣西學聯主辦的2023年廣西大學生社區實踐計劃暨青年志愿者服務社區行動千人誓師大會在賀州學院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報告廳舉行,1000多名青年志愿者代表舉起右拳莊嚴宣誓。大會現場,賀州學院12個二級學院與八步區、平桂區12個社區結對共建,簽訂大學生社區實踐計劃團支部結對共建協議。
講“青”語言,強化基層思想引領
“我們要學習雷鋒同志的‘釘子’精神,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廣西青年講師團成員、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生高鈺博為桂林市七星區羊角山社區的青少年講述雷鋒精神時說。共青團廣西區委充分發揮共青團為黨育人、政治學校的引領作用和組織化動員優勢,通過組建廣西青年講師團暨“00后”宣講團、開展“萬名大學生領讀二十大報告”等活動,組織八桂青年學子深入農村、社區、網絡等不同領域,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在八桂大地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盡收其效。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社區義診實踐,看到爺爺奶奶們通過我的手法按摩后癥狀得到緩解,感覺特別有成就感,特別開心!”來自廣西中醫藥大學2022級壯醫學1班團支部的陳同學感嘆。
共青團廣西區委發起“我為群眾辦實事”“我為社區做代言”“我為社區添力量”系列活動,結合“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鼓勵八桂青年學子走進社區網格擔任青年服務網格團支部書記,主動到社區去“亮身份、做服務、樹形象”,扎實為社區居民辦實事、辦好事,讓“青”字旗幟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為社區發展注入青春力量。
共青團廣西區委堅持精選拓展實習實踐崗位,內挖潛力外聚能量深入開展大學生實習實踐活動,著力打造八桂青年學子實踐品牌項目、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近年來,依托“三下鄉”“返家鄉”等社會實踐活動,每年組織全區80余所大中專院校的數萬名學生利用寒暑假期參加志愿服務、基層治理、實地調研、兼職鍛煉,組織超1600支團支部或團隊參加“大學生社區實踐計劃”在校期間的社區實踐,參加學生近80000人。同時,常態化向各高校征集社會實踐活動宣傳稿件,加強宣傳、營造氛圍,累計在廣西學聯等微信公眾平臺發布相關推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