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湖畔、菌菇飄香。古田縣素有“中國食用菌之都”美譽,是全國開發品種最齊全的食用菌生產基地縣。此次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機電工程學院三下鄉“菌臨天下”鄉村振興實踐隊來到藏在福建省寧德市的“菇城”古田縣開展暑期實踐活動,探尋古田縣食用菌種植的百年歷史。
一、找尋田中竹蓀蹤跡
實踐隊頂著烈日,跟隨一位農民老人穿梭于田野中,去尋找當今極為少見的、種在田埂旁的竹蓀。足跡越深入田野,路邊的雜草越密,在草尖淹沒小腿時,隊員們終于尋得栽種著竹蓀的那塊田地。彎下腰,撩開黑色的遮陽布,實踐隊小心翼翼踮著腳步走進了竹蓀的世界。放眼望去,剛出土的竹蓀尚未長出迷人的裙擺,而是像蛋殼一樣蜷縮著、害羞地團抱在隊員的腳邊,等待蛻變的到來。
二、深入草菇生長環境
午后,實踐隊集體前往古田縣鳳都鎮,探訪了當地種植規模最大的傳統草菇種植基地。隊員們跟隨負責人來到了菇棚內部參觀,剛進棚便有一股腐爛味撲面而來,抬眼望去,菇架上面鋪滿了發酵過的干草堆,尚未采收的草菇零零散散地分布其上。
菇棚參觀結束后,實踐隊隊長向負責人請教了草菇種植的相關問題,據負責人介紹,在草菇的菌種下種之前,應先將菇棚的門窗關緊,使用高溫蒸汽將已發酵干草堆中的其余雜菌種全部去除,已保證草菇的生長環境。草菇生長十分迅速,只需十天到兩個星期的時間就能完成從播種到采收的流程;每堆干草可以連續采摘三茬,采收完畢的干草堆經過適當處理,可以作為優質肥料進行再利用。
負責人向隊員們透露,由于該種植基地的栽培方式較為傳統,生產效率已經有些脫節于市場的需求。如草菇菌床長期以來一直采用人工鋪設的方式,這一方法效率低下且味道難以忍受,但市面上暫未出現合適的機械代替。負責人表示,近期正在構思自動化草菇栽培機械的制造。得知此事,實踐隊決定與該基地達成部分合作,利用專業知識輔助基地完成該機械的構建。
三、探尋鄉間自建菇棚
告別了草菇種植基地,實踐隊驅車慢行在鳳都鄉間的小道上,從路邊倒退的風景中尋找農民自建的菇棚的痕跡。窄小的鄉間道路彎曲地蜿蜒穿過青山綠水,順著小道前行,經過幾個彎道,映入眼簾的是幾間破舊泛黃的菇棚。推開菇棚的門,一股微微的土壤味迎面而來,伴隨著濕潤的氣息。棚內彌漫著沉悶而又獨特的氣氛,充滿了神秘的魅力。昏暗的燈光透過采收殘存的菇絲縫隙,為菇棚內的景色增添了幾分幽靜。隊員們懷著敬畏的心情,輕手輕腳地踏進其中,為這些老舊而滄桑的菇棚留下了珍貴的照片。
指導老師|鐘機
撰稿|菌臨天下暑期調研實踐隊 林昊 張秋涵
攝影|菌臨天下暑期調研實踐隊 顧凡、陳宇楠、施浩恩
時間:2023-08-09 作者:林昊 張秋涵 來源:菌臨天下暑期調研實踐隊 閱讀:
社會實踐報告推薦
翠屏湖畔、菌菇飄香。古田縣素有“中國食用菌之都”美譽,是全國開發品種最齊全的食用菌生產基地縣。
近日,安慶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青•行知“茶旅融合發展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赴安慶市岳西縣包家鄉石佛村開展以“茶葉助力鄉
為了解在老齡化背景下城市化發展與老年人生活質量與生活需求之間的關系,發現影響老年人幸福感的原因,調研小組在查閱資料的時候看到2
為了解鄉村產業發展情況,緊跟鄉村振興步伐,深入觀察農民生活現狀,鄉村生態環境
2023年7月20日下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展學院赴田西村鄉村調研實踐團深入陜西楊凌揉谷鎮田西村進行走訪調研
2023年6月25日,安陽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的志愿者隊伍在家鄉以“基層連線,共助曙光”為主題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為積極響應淮北師范大學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2023年7月14日,在安徽省黃山市開展了一次大學生義務支教留守兒童活動與調研。為了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