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人類的進步史是一部閱讀史。縱觀古今中外,大凡有所成就的人,無不博覽群書。當代青少年擔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他們要開拓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思維,豐富情感。這一切,都離不開閱讀。可見,閱讀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是多么重要!但是,農村小學生在這一方面卻存在嚴重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書源不足。學校的圖書館建設和藏書量的不足,各級的重視力度不夠。許多農村小學由于經濟因素忙于房屋、教學設備等硬件的添置,而無力購置新的類似于圖書的軟件。有的學校根本沒有組建圖書室(館),有的僅作“擺設”而已。
2、家庭重視不夠。受家庭經濟因素的影響,農村小學生擁有書籍的數量是有限的。不少學生反映,有時很想多買幾本課外書,但都遭家長制止。理由只有一個:受應試教育思想的深刻影響,農村小學多數家長認為課外閱讀就是學生看一些閑書,讀一些“野”書,不但會影響孩子的成績而且還會“教”壞孩子,與所謂的學習毫無關系,這從某種意義上阻礙了學生課外閱讀的正常開展。
3、課業負擔偏重或家務勞動太多,能夠用于課外閱讀的時間很少。學生在校的課外時間(尤其是后進生)多數被老師“好心”的輔導和補課所擠占。回到家里,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后,家里又有許多的家務勞動占用了學生的可利用時間。
根據本次社會實踐姜宇航發現現在鄉村小學生譜遍面臨著課外讀物種類過少,家長們意識不夠等問題。這導致大部分學生沒有足夠的文化底蘊。姜宇航提議現在中小學可以通過開設單獨的讀書課堂,增加圖書角的課外讀物的種類和數目來豐富學生的課外時間。同時姜宇航也表示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建設自己的家鄉貢獻力量。
供圖:姜宇航
供稿:姜宇航
圖文審核:劉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