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产精品_九色激情网_最污网站_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观看_看黄在线观看_在线亚洲播放

大學生校園網

大學生校園網

大學生校園網 > 社會實踐 > 社會實踐報告

當代人對紅色歷史和革命精神了解程及影響因素相關調查報告

當代人對紅色歷史和革命精神了解程及影響因素相關調查報告

 
摘要: 南昌是中國革命的發源地,是著名的革命英雄城市,被譽為軍旗升起的地方。本文將對南昌市幾大紅色遺址及革命紀念館的考察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同時根據對當地群眾的采訪情況以及線上問卷調查情況來分析人民群眾對于紅色歷史的了解程度和看法。
關鍵字:南昌;革命;紅色遺址;考察;采訪
  1. 實踐背景
1.1 時代背景
2019年5月下旬,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西,自贛州至南昌,深入企業、農村、革命紀念館,就當地社會發展進行考察調研,對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提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革命紀念館期間常說:“每次到革命圣地,都是一種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禮,多重溫這些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加很多正能量。”[1]這正式習近平總書記在教導當代人對歷史的尊重和對傳承精神的繼承。

1.2 時間背景
七月是中國旅游季節的高峰期,正值暑假,學生、工人等大部分人都處于休假狀態。因此,七月是旅游消費的重要節點,各地旅游景點、名勝古跡和自然風光都迎來了大量游客的涌入。實踐團隊能夠身臨其境地接觸到大量真實的游客和旅游環境,從而提高實踐活動的真實性和可操作性,使得樣本更加多樣性,避免出現趨同現象。
 
  1. 實踐目的及意義
2.1 目的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穿越歷史的滄桑巨變,回望80年前那段苦難和輝煌,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長征在我們黨、國家、軍隊發展史上具有十分偉大的意義,對中華民族歷史進程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2]。品味英雄身后的故事,或小家或大家,或為國為民或家常里短,而本小組將調查當代人對這些紅色歷史和故事的了解程度,同時查明重要影響因素,對結果進行整合分析得出最終結論。找到利于進行紅色歷史教育的中要突破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添磚加瓦。
 
2.2 意義
本次社會實踐著重于追尋歷史足跡,深耕明追悟踐,通過實踐追尋隱藏于革命歷史中的故事,扎扎實實推進對抗戰歷史的明追悟踐,使得革命精神永遠發揚、歷久彌新。
追尋:我們的實踐小組將踏上尋訪之旅,跟隨著革命先輩的足跡穿越那段艱難的歲月。我們將前往抗戰歷史遺址,追尋那些曾經浴血沙場的英雄們的足跡。在實地中,我們將感悟他們戰斗的勇氣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堅定自己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信念,在新時代浪潮中爭做弄潮兒。
學思:學思抗戰英雄們的堅定信念和無畏精神。我們將研讀抗戰期間的歷史文獻,深入了解戰爭的背景和戰斗的艱辛。我們將學習那些穿過戰火的戰士們,他們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尊嚴而英勇奮斗,他們心懷民族大義,為了人民的幸福而頑強抗爭。通過學思結合,我們將深刻理解中華民族抗戰歷史的重要意義,堅守對和平的珍視和對自由的追求。
踐悟:踐悟抗戰英雄們的實干精神和擔當精神。我們將實地體驗他們曾經戰斗的戰場,感受那股浩然正氣和不屈不撓的意志。我們將思考他們在困境中崛起的智慧和創新。抗戰期間,他們在物資匱乏、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依靠實際行動,尋求解決問題的創新途徑。在新時代的使命下,作為當代青年黨員,我們也要在實踐中踐行學思,將知行合一貫穿于我們的行動中,不懼困難,勇往直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1. 調研方法
3.1 文獻調查法
文獻調查法即搜集和摘取相應的文獻,從而獲取有關調研對象的信息,適用于對某一問題進行初步了解。在實踐活動開始前,我們通過互聯網等途徑廣泛收集南昌市的紅色革命歷史及相關文獻,同時對我們將要去往的多個紅色革命紀念館的情況進行資料收集,了解南昌當地的革命文化,為調查研究提供理論支撐和借鑒。
 
3.2 實地觀察法
實地觀察法是指通過實地走訪、觀察、記錄等方式,獲得第一手資料,適用于對某一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情況。在本次實踐活動中,我們實地到訪南昌市的各個紅色遺址及革命紀念館,對當地革命歷史進行切實了解,并通過照片及視頻拍攝進行資料的保存,以此來進行后續的宣傳活動。
3.3 訪談調查法
訪談調查法是指通過與被調查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了解其觀點、態度、經驗等信息的方式進行調研,具有深入了解被調查者的優點,適用于對某一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情況。本次實踐活動我們在南昌市八一廣場對當地群眾進行了采訪活動,以此探尋人民群眾對于革命歷史的了解程度,宣揚紅色革命精神。
3.4 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是一種常用的研究方法,旨在收集大量數據來了解特定主題或問題。它通過向受訪者提供一系列有關主題的問題,以收集他們的觀點、態度和行為,從而獲取定量或定性數據。其優點在于可以覆蓋大范圍的人群,收集大量數據,同時成本相對較低且便捷。研究者可以設計多種類型的問題,包括開放式問題、封閉式問題、多項選擇等,以適應需要。本次問卷針對了在校大學生,南昌本地和外地在南昌從業生活人群,盡可能取得最大的樣本總體。
 
  1. 紅色遺址實地考察與采訪內容節選
4.1 對敵堅決、對黨忠誠——探尋賀龍指揮部舊址
賀龍指揮部舊址原為中華圣公會宏道堂,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古建筑,1927年7月下旬,賀龍率領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進駐南昌,參加南昌起義,軍指揮部設在宏道堂,部分起義領導人住在宏道堂后小樓寓所,并在此舉行過多次策劃起義行動的重要會議,1927年8月1日凌晨,賀龍、劉伯承、周逸群在此指揮了武裝起義。大樓前三樓窗口仍留有當年敵方炮彈彈痕,為起義時激戰景況的實錄。舊址小樓有賀龍等起義領導人當年的臥室,軍官會議室的復原陳列,大樓大廳還設有《賀龍元帥生平展》,用大量的實物,圖片展示了賀龍元帥光輝戰斗的一生。


在指揮部舊址的正中心大堂中,懸掛著一個條幅,上面用鏗鏘有力的字跡書寫著——為勞苦工農大眾的解放而戰斗!這是賀龍同志的初心,這是千千萬萬共產黨人的初心,自入黨之日起,“鐵心跟黨走”五個字就深深地印在了每個共產黨人的心中。
4.2 熱血初心、忠魂不滅——參觀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
為褒揚先烈,江西省人民政府于1952年7月決定興建革命烈士紀念堂,并于1957年正式開放,1980年進行了擴建,1997年進行了改建,2008年進行了更新陳列。遵照“褒揚先烈,教育群眾”的宗旨,堂內陳列了烈士英名錄及部分烈士的遺像、遺物、遺著,供人民瞻仰、緬懷。整個紀念堂陳列著全省25萬多名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承擔著祭奠先烈英靈、傳承紅色文化的神圣使命


紀念堂內容分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和大革命時期:分4個專題(宣傳革命思想創建江西黨團組織;北伐戰爭;轟轟烈烈的江西工農運動;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共陳列趙醒儂、袁玉冰等83名烈士和1個集體典型的事跡。
第二部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分7個大專題(工農武裝暴動;建立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保衛蘇區,粉碎敵人“圍剿”;紅軍英勇奮戰;偉大的長征;三年游擊戰爭;艱苦的地下斗爭),9個小專題(南昌起義;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江西各地工農武裝起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東固革命根據地;中央蘇區;閩浙皖贛蘇區;湘贛蘇區;湘鄂贛蘇區),共陳列盧德銘、曾天宇、胡海、黃公略、方志敏等863名烈士和13個集體典型的事跡。
第三部分抗日戰爭時期:分4個專題(八路軍、新四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斗爭、國民黨抗戰英烈),共陳列黃道、周建屏、劉英、鄒韜奮等128名烈士和1個集體典型的事跡。
第四部分解放戰爭時期:共陳列艾萍、王麓水等32名烈士的事跡。
第五部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共陳列李湘、蔡正國等119名烈士的事跡。
第六部分褒揚先烈繼往開來:陳列我省革命烈士褒揚工作情況。
 
4.3 奮起反抗、軍旗永揚——瞻仰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是為紀念南昌起義而設立的專題紀念館。1956年成立,1959年正式對外開放,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為“中國軍史第一館”,周恩來、朱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及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蒞臨參觀指導,表達深切關懷。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用血與火的語言,宣告了中國共產黨人不畏強暴、堅持革命的堅強決心,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樹立起一面革命武裝斗爭的旗幟,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開創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人民軍隊的新時期,也鍛煉和造就了一批治黨、治國、治軍的骨干。經過長期革命戰爭的考驗,南昌起義將士逐步成長為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人。他們身上所凝聚和體現出來的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
4.4 學鐵軍史、筑鐵軍魂——探訪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
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原為北洋軍閥張勛的公館,建于1915年(民國四年),內有仿西洋式和中國古建筑相結合的兩棟兩層樓的樓房和一棟平房。1926年(民國十五年),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把此處作為他自己的臨時公館。1927年(民國十六年),該建筑為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王鈞的住宅。同年,“八一”南昌起義時,這里是起義戰斗地點之一。   
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是新四軍歷史上第一個正規軍部的所在地,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的改編中心,新四軍的誕生地。抗戰初期,項英代表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在南昌和國民黨當局談判成功,標志著南方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實現和新四軍組建的開始。1937年10月12日,國民黨江西省主席熊式輝轉發蔣介石關于南方幾支紅軍游擊隊統交新編第四軍軍長葉挺編遣調用的電令,這是首次公開發布新四軍的番號和軍長,這一天后來被定為新四軍成立紀念日。
 
4.5 線下群眾采訪活動——革命歷史了解情況調研
 革命精神是先輩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精神文化和物質遺產,滄海桑田,時代在前進,生活在變遷,革命精神一直沉淀于歷史并展現出永恒的強大生命力。革命精神的理想信念密切聯系群眾艱苦奮斗,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等作用,與時俱進的地適應著現代和諧文化的需求與發展、創新。調查大眾對當地革命歷史的了解情況,拓展和諧文化建設資源有著積極意義,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也有著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
在南昌市八一廣場的線下采訪過程中,我們一開始經歷了很多次碰壁,受訪民眾不愿意接受采訪,在經過討論后,我們更改了我們的話術,使受訪者放下心中的戒備,并且之后進行了多次嘗試,終于收集到了許多寶貴的采訪素材。在受訪群眾中,有與我們年齡相仿的大學生,也有經歷了歲月滄桑的中老年人,不論是誰,都訴說著對革命歷史的了解和看法,大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紅色歷史像一顆星星般在每個人的心中熠熠生輝。
采訪中,受訪的一位叔叔說:“我是外地來旅游的,南昌是我們國家有名的革命城市,正打算去南昌的各個革命紀念館去參觀游覽!”還有一位叔叔是帶著妻子和孩子來南昌旅游的,他熱情地訴說著南昌八一起義的故事:“當年南昌打響了反抗的第一槍,革命就像火一樣點著了!”與我們年齡相近的本地大學生也說,看到這些革命的紀念碑,更理解了當今安定生活的來之不易,緬懷先輩,致敬先輩,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良心。
 
  1. 數據分析與結論
5.1 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我們結合線上問卷為主和線下采訪為輔的方式,征集了群眾對于紅色歷史及革命精神的主要了解方式,并對兩種方式賦予了權值進行計算,具體情況如下:此次調查對象為全體社會公民,其中參與調查的有效人數為189人,男性占62.43%,女性占37.57%,年齡在18歲以下的人占13.23%,18~24歲的人占84.13%,25~34歲的人占1.06%,35~60歲的人占1.59%,60歲以上的人占0%,此次參與調查的人之中有1.06%的黨員,85.71%的共青團員和13.23%的群眾。

調查結果的數據反映了一部分當地群眾對于紅色歷史及革命精神的關注程度和理解水平。年齡在18~24歲的群體參與度最高,占比達到84.13%,可能意味著這個年齡段的人對紅色歷史和革命精神有較高的興趣,或者對于社會問題更加敏感。而年齡在60歲以上的群體沒有參與調查,這可能與他們對于線上問卷調查的接觸和使用習慣有關。值得關注的是,參與調查的人群中黨員和共青團員所占比例較高,可能意味著他們在政治和社會事務上更加積極,對于紅色歷史和革命精神有著特殊的關注和認知。而普通群眾的比例雖然較低,但也顯示了一部分非黨員和非團員群體對這一主題的關注

綜合以上數據,可以發現當地群眾對于紅色歷史及革命精神的理解程度和關注度各異,其中年齡和政治身份等因素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態度和認知。在未來的研究和宣傳工作中,可以根據不同群體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加強紅色歷史和革命精神的傳承和宣傳,促進社會公民的共鳴和認同。
5.2 紅色歷史及革命精神的主要了解方式
在問卷中,我們設置了六個選項,每個參與者可選擇兩項作為自己了解紅色歷史及革命精神的主要方式,調查結果如下:


調查結果顯示,占比最大的為觀看電影、電視劇、紀錄片、課外歷史書籍文獻的方式和學習歷史課、教科書的方式。其次為參觀歷史博物館或紀念館。此外還有通過網絡社區、貼吧、論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進行了解的。令調查者稍顯意外的為老一輩的講述這種方式并沒有占據主要地位。
根據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結合受訪者基本情況來對本實驗數據進行合理化推測,給出較為合理的解釋:
  1. 調查對象大多為24歲以下的群體,多處于大學階段,平時接觸電影、電視劇等影像資料的機會較多,以觀看視頻或影像的興趣較濃,且在學校中學習政治課、歷史課等課程,因此這兩種了解紅色歷史及革命精神的方式占據主導地位。
  2. 老一輩的講述較碎片化、主觀化,且存在信息缺失、信息偏差、信息錯誤等問題,在聽老一輩講述中,難免會出現與真實歷史不同的內容,影響我們對于紅色歷史和革命精神的了解。
  3. 因為本問卷的調查形式的限制,參與者最多只可選擇兩項作為自己的主要了解方式,而現實情況為每一種方式都有涉及,參與者難以完全準確地判斷出哪種方式占據主要地位。
5.3 不同年齡段對紅色歷史及革命精神的了解情況
根據對第一次問卷數據結果的分析,我們發現年齡對紅色歷史了解狀況體現的不明顯,這顯然對最終結果的分析有影響,于是我們有針對性的取了每組年齡不同年齡段對紅色歷史及革命精神的了解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從不了解,比較了解,了解,非常了解四個選項中進行測試,并且使用spss問卷加權處理[3]對于四個選項分別賦予0,0.3,0.6,1的權值,最后對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4],得出如下結果


根據折線圖可得出年齡在0-20歲的人群中,了解程度參數為27.23,年齡在20-30歲的人群中,了解程度參數為12.4,年齡在30-40歲的人群中,了解程度參數為8.84,年齡在40-50歲的人群中,了解程度參數為9.13,年齡在50-60歲的人群中,了解程度參數為8.7,年齡在60-70歲的人群中,了解程度參數為14.8,年齡在70-80歲的人群中,了解程度參數為18.9。
5.4 引起紅色歷史的記憶以及革命精神感悟的事物
接下來我們對最能引起受訪者對紅色歷史的記憶以及革命精神感悟的事物進行了調查,——51.5%的參與者提到了革命歷史和重大歷史事件,27%的參與者提到了在革命中有突出貢獻的英雄人物,15%的參與者提到了與革命相關的物品,例如槍械裝備、軍裝等等,另外5.5%的參與者則是來自于回憶,還有1%屬于其他類別,由于數量較少,暫且不在應用于本次分析。

根據以上數據,我們發現以下幾點:
1、革命歷史和重大歷史事件的提及率最高:受訪者最常提到的是革命歷史和與之相關的重要歷史事件。這可能表明對于紅色歷史中的歷史事件有著較為深刻的印象,也說明歷史事件在激發人們對紅色歷史記憶和革命精神感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對英雄人物的關注較高:革命中有突出貢獻的英雄人物受到了相當一部分受訪者的關注,這體現了人們對于英雄事跡和崇高品質的認可和向往。英雄人物的形象能夠鼓舞人們對紅色歷史和革命精神的理解和傳承。
5.5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1.中年齡段人群對于紅色歷史了解程度較低
根據不同年齡段對紅色歷史了解情況數據,我們不難發現,在低年齡段和高年齡段的了解程度較高,但是中年齡段的志愿者大多數了解程度比較低,我們認為有以下原因:
①教育和學習環境:低年齡段的人群可能處于學校教育階段,受到系統性的教育和宣傳,學校教育往往會注重紅色歷史和革命精神的教育內容,從而使得這一年齡段的人群對于這些知識有較高的了解程度。高年齡段的人群也可能經歷過類似的教育,尤其在紅色歷史發生的時代,他們可能在學校或社會中接受過相關內容的教育和宣傳,從而保持較高的了解程度。
②社會經驗和親歷經歷:高年齡段的人群可能親歷過某些紅色歷史事件,或者親身經歷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環境,這使得他們對這段歷史有更加深入和親切的感受,從而對紅色歷史有較高的了解程度。同時,低年齡段的人群可能通過家庭、長輩等途徑聽聞或了解過紅色歷史的相關故事,也有可能對這段歷史有較高的認知。
③知識傳承和教育:中年齡段的人群可能處于工作和家庭生活的重壓之下,較少有機會接受系統性的紅色歷史教育或深入了解相關知識。
④社會焦點轉移:中年齡段的人群可能更加關注當下社會和經濟問題,對于歷史事件的關注程度較低。在面對繁忙的生活和復雜的社會現實時,紅色歷史的重要性可能相對較低,精力可能主要投入到職業發展和家庭責任上以及社會效能趨同[5],因此對于紅色歷史的了解程度較低。
 
2.人們對于紅色歷史的了解大多停留在精神層面
在最能引起受訪者對紅色歷史的記憶以及革命精神感悟的事物的調查中,物品的提及率較低,與革命相關的物品,如槍械裝備、軍裝等,在受訪者中的提及率相對較低。這可能說明在當代社會,物質文化對于紅色歷史記憶和革命精神感悟的影響相對較弱,人們更關注歷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精神內涵。我們認為有以下原因:
①紅色文化資源開發不到位,紅色旅游資源和參觀資源的宣傳不到位,紅色文化資源的層次單一,難以吸引大眾的興趣。人群對于紅色歷史的了解常通過影視資料和網絡平臺等媒介,很少線下實地參觀紅色遺址和革命紀念館等。
②紅色文化資源存在局限性。目前,大多數有名的紅色遺址和革命紀念館集中于幾個革命英雄城市,而其他地方缺乏紅色歷史的根基和底蘊,難以建立宣揚紅色歷史文化的紀念館等。群眾想要了解紅色文化還需前往著名革命城市才能感受到較好的文化熏陶。
5.5 建議及對策
1.加強歷史資源開發,科學轉變發展方式
政府應一方面大力加強政策支持,大力鼓勵支持各地旅游局開發紅色資源,統籌整合紅色歷史資源,面向全省、全國,整合各地紅色文化資源,打造全省、全國精品紅色文化資源宣傳線路;一方面督促各地紅色資源管理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游客接待水平,加大宣傳促銷力度,充分利用互聯網,加大網絡媒體的宣傳,增強競爭力,同時努力開發旅游人力資源,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保障紅色資源的有效講解與傳達,理順和完善各地紅色資源管理體制,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各地政府、旅游部門應轉變紅色旅游發展方式,加強創新,充分發揮新媒體宣傳作用,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將單一的參觀形式向精品化、細致化轉變,開發特色旅游線路,制定發展規劃,有步驟有組織的進行發展。發揮其協調作用,加強文化部門和旅游部門的合作、溝通與協調,構建一個有效的紅色歷史宣傳體系,形成整體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2.積極探尋時代意義,加大社會宣傳力度
政府應著重突出紅色文化資源對當今時代的重要意義,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的時代意義,加強紅色文化在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效用。鼓勵支持各地建立紅色文化研發基地、實踐基地與教育基地,歡迎全國各地群眾參觀實踐,推廣和應用紅色資源研究成果,努力構建紅色資源德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報紙、雜志等傳統紙質媒體,新聞、廣播等電視媒體以及互聯網新媒體等各大媒體,尤其是新媒體都應積極報道宣傳紅色文化,傳播紅色文化獨特時代特點、精神內涵,引導積極的社會輿論氛圍。社會媒體在進行紅色文化宣傳的同時應有效與社會主流價值觀、道德建設相融合,大力挖掘紅色文化與時俱進的獨特內容,發揮紅色文化在引導社會價值觀建設、道德建設的積極作用,發揮紅色文化在促進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作用,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建設氛圍。
3.細化針對性宣傳,平衡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
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對紅色歷史的了解程度存在差異,需要更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在傳承紅色歷史時,我們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和政治身份的受眾特點,采取多樣化的宣傳方式,加強對紅色歷史的普及教育,弘揚英雄人物的精神,同時注重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平衡,以促進更廣泛的社會公眾對紅色歷史及革命精神的認同和傳承。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將歷史事件、英雄人物以及相關物品等作為激發公眾對紅色歷史記憶和革命精神感悟的重要途徑,并結合不同年齡段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加強對這些內容的傳承和宣傳,以實現對紅色歷史及革命精神的持續弘揚。不僅在精神文化上,更要注重物質文化遺產的推廣傳播。
 
  1. 社會實踐結語
星移斗轉首義事,立業建功垂青史。當年起義的槍聲已逝,戰斗的硝煙已散,但南昌城頭升起的“八一”軍旗卻依然高高飄揚,并將永遠飄揚。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我們明確了我國基層群眾對紅色歷史和革命精神的了解和認知,發現了其中的優點和不足。勿忘國恥,銘記英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你我的責任,在之后的生活中,我們也會自發的宣揚紅色歷史傳播革命精神,利用這次機會了解了如何更好的將幫助人民群眾。讓我們大力繼承和弘揚偉大的八一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1. 參考文獻
  1. 吳雪. (2019). 重溫偉大歷史 心增正能量. 搜狐網. https://www.sohu.com/a/316206986_120009647
  2. 習近平. (2016年10月21日). 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新華社. https://www.xinhuanet.com
  3. 薛薇. (2017). 統計分析與SPSS的應用(第五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 Hasan, M. K., & Paves, A. P. (2020).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for stock price prediction. In 2020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ing, Communication and Security (ICCCS) (pp. 1-6). IEEE.
  5. 范柏乃, & 徐巍. (2014). 我國公民政治效能感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0數據的多元回歸分析. 浙江社會科學, (11).
 
文字:赴南昌市紅色遺址考察及紅色歷史了解狀況實踐隊 孟昊冬,李勝峣
攝影:赴南昌市紅色遺址考察及紅色歷史了解狀況實踐隊 寧振,羅振宇,曹劉一凡












 

社會實踐報告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激情网 |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免费视频 | 欧美特级大片 | 在线视频h| 午夜视频福利网站 | aⅴ色国产 欧美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狐狸 | 久草热在线| 四虎四虎院5151hhcom |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 国产日韩欧美91 | 久久国产精品影视 | 日韩欧美国产高清 |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 | av久久久| 日韩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 黄色av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蜜 | 欧美日韩国 | 欧美综合在线视频 | 久久aⅴ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永久免费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欧美做受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 日本一级在线观看 | 在线国产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在线 | 毛片毛 |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 国产在线网 | 日韩三级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嫩草 | 国产一区日韩 | 三级网址在线播放 |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 | 欧美一级大片 | 高清一二三区 |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 久久毛片| 九色国产 |